近日,福建省婦聯聯合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工信廳、省人社廳、省衛健委、省國資委、省總工會、省科協、省委人才辦等部門和單位共同印發《關于積極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成才扶持、創業支持、成長培養、關愛服務等方面推出17條具體舉措,全方位加大力度,進一步激發福建省女性科技人才創新活力,推動女性科技人才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開啟福建科技自立自強的新征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通知提出,加大對女性科技人才的培養。組織實施的各類人才工程、人才項目和科技計劃要向女性科技人才傾斜,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等承擔的政府科技計劃項目要充分吸納女大學生和研究生參與;各類機構在科研崗位招聘中要依法保障女大學生和研究生平等參與競爭的權利;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等機構中的女性科技人才比例要明顯增長;政府部門組織的各類繼續教育培訓中,要保證一定比例的女性科技人才參與。
通知提出,加大對高層次女性科技人才的培養。在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組織實施中,要創造條件吸納更多女性科技人才參與。鼓勵科研單位設立女性科研人員科研專項。提升各項培訓計劃中女性科技工作者比例;推動各類評審專家庫中,增加女性科研人員入庫數量。各類學術組織、科學技術社會團體要增加女性理事、會員或代表的比例;在重大科研項目和重大工程實施、重點創新基地建設中,增加女性科技人員的參與程度。
根據通知,繼續落實好放寬女性申請科技項目基金年齡。支持女性科研人員的科研活動,落實福建省女性申請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創新項目的年齡放寬到38周歲的政策,讓女性科研人員既能安心地生育,又不影響未來科研事業發展。對由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承擔的在研科研項目,可提前三個月申請延長項目執行期一年。
同時,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參與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積極支持更多女性科技人才出國訪學,因公出國(境)培訓計劃項目加大對女性科技人才支持力度,福建富閩基金會支持女性科技人才赴國(境)外研究深造。鼓勵支持更多女性科技人才參與國際科技組織工作,提升其國際影響力和活躍度。
另外,推動落實高級職稱女性科技人才退休政策。事業單位要認真落實高級職稱女性專業技術人員退休政策,符合條件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可自愿選擇年滿60周歲或年滿55周歲退休。年滿60周歲的少數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因工作需要延長退休年齡的,執行高級專家離休退休有關政策。國有企業要認真落實高級專家離休退休相關政策,做好女性高級專家退休相關工作。
通知強調,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投身高質量發展。在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增材制造、機器人、高效儲能、定位導航、高精度時空系統等新技術領域,加強對女性科技創業者的支持力度,培育更多女性科技企業家。
另外,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投身科技支撐鄉村振興。鼓勵女性科技人才參與選認科技特派員,深入農村開展創業與技術服務。把擔任科技特派員作為鍛煉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女性科技特派員在農村創業和技術服務的經歷,視為干部的基層工作經歷;對表現優秀的女性科技特派員,在職稱評聘、職務晉升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
通知提出,培養女學生的科學興趣。大力宣傳女科學家典型事跡和科技女性卓越貢獻,常態化開展女科學家進校園活動,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培養女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志向。各類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活動要提高中小學女學生參與度。鼓勵支持女學生參與中小學生科技競賽活動。省婦聯、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等聯合舉辦海峽兩岸女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可優先入駐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優先申請“科技貸”金融支持,對獲得大賽金獎的應屆畢業生給予保研優先推薦,將大賽的獲獎情況列入省級創新創業創造教育示范院校、省級產創融合教育實踐示范基地動態調整評分指標和學校年度績效評價體系。
通知提出,鼓勵女性從事科學技術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廣泛開展性別平等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要加強對女學生學科選擇和職業發展的引導,消除學科性別刻板觀念對女學生專業選擇的不利影響。支持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設置理工科專業優秀女大學生獎學金,鼓勵更多女大學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加強對理工科女學生職業發展規劃輔導,引導更多女學生選擇科研作為終身職業。支持女大學生團隊項目入駐福建火炬高新技術創業園天使創投孵化營(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鼓勵各地創設巾幗眾創空間,為女性科技創業項目提供一站式服務。
另外,廣泛開展巾幗科普志愿服務,助力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積極發揮女科技工作者專業資源和優勢,成立巾幗科技志愿服務隊,面對青少年群體、廣大家庭、老年人群體、農村婦女、網民群體等開展分眾科普活動,鍛造具有影響力、號召力的科技創新公益力量。
通知強調,為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營造良好科研環境。鼓勵科研單位設立女性科研回歸基金,資助女性科研人員生育后重返科研崗位。在考核評價、崗位聘用等環節,對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適當放寬期限要求、延長評聘考核期限。支持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商孕哺期女性科研人員在孕哺期保留研究生招生資格。
同時,為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創造生育友好型工作環境。鼓勵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等通過實行彈性工作制、建設母嬰室、提供兒童托管服務等方式,為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開展科研工作創造條件。對于在生育友好型工作環境創建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加大表彰獎勵力度。工會、婦聯等發展優質家庭服務,關注女性高層次人才心理健康,積極回應女性高層人才職業發展、托育養老、心理健康疏導、鏈接社會資源等多元需求。
在加大對女性科技人才的表彰力度方面,提高福建省三八紅旗手中女性科技人才的入選比例,鼓勵支持更多女性科技人才參與福建青年科技獎、最美科技工作者、福建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等評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