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5年春季以來,赤道太平洋地區厄爾尼諾現象持續增強,據權威氣象機構預測,本次厄爾尼諾現象強度頂峰約出現在2015年12月。厄爾尼諾發生時,對經濟領域的各個產業產生影響,而農產品首當其沖,特別是咖啡、可可受影響明顯,其次是白糖、橡膠和小麥、玉米等。對上游原料生產的影響,將直接觸動下游制造業的神經,泉州的食品、紡織、制鞋、水暖廚衛行業在生產、銷售等領域也感受到明顯變化,并采取積極措施應對這些變化。
波及餐桌
白糖價格領漲吃掉食企利潤
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受百年最強的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10月全球糧食價格指數環比創下三年來最大漲幅。泉州食品行業近幾月已經開始感受到白糖、咖啡、牛奶等原材料成本的急劇上漲,但終端產品價格暫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本報記者 劉倩
主要原料白糖漲17.2%
厄爾尼諾效應已經開始波及我們的餐桌了。厄爾尼諾現象的回歸改變了全球氣候,使得一些地區降水成災,而另外一些地區則遭受干旱,直接破壞了糧食生產。全球最大產糖國巴西暴雨為患,遲滯了收割,減少了能夠從甘蔗當中提取的食糖;澳大利亞、亞洲和非洲部分地區的農民則稱,干旱或導致棕櫚油、小麥、可可和咖啡等農作物產量減少。
“從新西蘭的牛奶到巴西的糖,再到東南亞的咖啡,太多的供應都受到了威脅。”泉州食品業內人士表示,極端天氣已經波及亞洲和全球其他地區的主要農作物種植區,并推高農產品價格。
據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10月全球糧食價格指數環比漲幅達到4%,三年來漲幅最大。在這項指數的子指數中,糖價指數與9月份相比上漲17.2%,漲幅領先所有其他商品;國際豆油價格也出現上升,主要由于市場擔憂天氣原因造成一些主要產區大豆播種遇阻;作為牛奶主要制品的全脂奶粉價格10月上升了近21%。
終端價格暫時不會調整
作為泉州食品企業中少見的以咖啡為主要產品的生產商,蘇卡咖啡近幾個月感受到了國際糖價和咖啡價格同時急劇上漲的壓力。據了解,蘇卡咖啡目標受眾定位為白領階層,因此,原材料中必備的咖啡和食糖均來自于進口。“目前進口白糖的價格大概是6500元—6800元/噸,價格是每天都在變化的,但這幾個月上漲幅度特別大。雖然這幾年白糖的價格一直再漲,但這段時間可謂是瘋長。10月份的進口白糖價格比7、8月份上漲了8%—10%。”蘇卡咖啡總經理吳晶祥無奈地表示。
食糖價格波動性大,一般而言,食品企業會與供應商約定一個價格區間,取中間價,但如果食糖價格短期內上漲不受控制,企業也只能自行承受虧損。“相對原材料市場,成品終端價格反應是很慢的,消費者不會管你的成本上漲,所以在一段時期內,這個損失只能棉花由生產企業自己承擔。”吳晶祥說。
不僅價格瘋長,多位食品業內人士透露,這幾個月國際食糖市場已經出現了缺貨的情況。厄爾尼諾年,不利天氣影響甘蔗作物生長,分析稱,預計2015/2016年度國內食糖產量900萬噸,減產幅度達到15%。甘蔗減產導致明年國內食糖供應缺口達到650萬-680萬噸,使用國內白糖作為原材料的食品企業,同樣難逃成本上漲的命運。
相對白糖而言,目前咖啡的價格則較為穩定。“我們從愛爾蘭進口原材料,跟供應商之間有合作協議,一般來說每半年鎖定一次價格,相對影響不大。”吳晶祥表示。
難敵需求不足
橡膠棉花價難升
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眾多農產品生產,包括橡膠等制造業上游原料的產量,但由于下游生產企業需求不足,加之此前庫存積壓的原因,相關商品的價格并未出現上漲的走勢。在制鞋、紡織等領域,市場需求的力量超過了天氣的力量。
□本報記者 王宇
橡膠現貨價格低迷
目前,全球橡膠的產地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地區,當地種植面積占到了全球的90%以上,我國的云南、海南等地也有種植。歷史資料顯示,厄爾尼諾發生會對全球橡膠產量產生較大影響。例如,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發生的厄爾尼諾,令東南亞很多地方遭受干旱,印尼2009年橡膠產量同比下降11.3%,橡膠價格持續上漲至2011年。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期間,天膠期貨價格累計漲幅達118.7%,其間更是創出歷史最高價。據印尼農業機構此前預測,若發生厄爾尼諾,2014—2015年度印尼橡膠產量將同比下降3%。
雖然產量下降,但橡膠期貨價格并沒有因此上漲。“主要原因還是下游產業生產低迷,導致供大于求的局面在一段時間內都難以改變。”金友期貨晉江營業部相關負責人認為,雖然農產品有靠天吃飯的說法,但在銷售方面,如今市場需求比異常天氣的力量更大。“從上周橡膠現貨價格看,目前國產全乳膠市場價格僅為9600元/噸,比期貨價格低100元/噸左右,無法對期貨價格產生支撐;同時,其他類型的橡膠及其價格也持續著下降的走勢。”除此之外,國外天然橡膠價格更加低迷,泰國和印尼兩個主要產膠國出臺天然橡膠生產的補貼計劃后,天然橡膠價格的成本支撐力度更弱。同時由于越南天然橡膠高產,對國際膠價形成很大壓力,預計今年天然橡膠現貨價格仍將易跌難漲。
庫存積壓棉花需求不足
考慮到庫存因素,今年厄爾尼諾對棉花的影響相對復雜。我市紡織行業業內人士分析,首先在厄爾尼諾時期,我國北方地區常會有不同程度的干旱,而高溫干旱常導致棉鈴蟲等病害爆發,會略微影響棉花產量的增長。從總體來看,厄爾尼諾天氣對我國棉花生產的影響作用微乎其微,無論是1994—1995年還是1997—1998年,我國棉花無論是從產量還是單產角度都是增加的。
“下游企業的需求量仍然不足。”記者從石獅市紡織服裝商會了解到,盡管國內各棉花產區新棉預期減產,同時進口棉花也相應減少,但在庫存高企、下游需求疲弱的局勢下,未來弱勢局面不變;短期新棉上市,增加了市場供應,下游紡織業逐漸進入淡季,需求短期還是難有提振。“由于這兩年下游紡織行業棉花消耗量持續走低,加之當前棉花庫存積壓較高,除非發生強厄爾尼諾天氣,否則天氣因素造成棉花現貨和期貨上漲更多是短暫的預期行為,對整體的供需環境影響幾乎沒有,在棉花庫存較多情況下,棉花價格上漲的基礎還很薄弱。”該商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影響生產
服裝業“暖冬”中感受“寒意”
對于靠天吃飯的產品,氣溫的升降對企業的生產和銷售,實際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每年夏季產品投產前,服裝生產企業最愛談及的問題就是:“你預計今年的行情怎么樣?”,而對服裝零售企業而言,氣候也是他們在旺季最關心的事情。
今年的暖冬,不論從生產或是銷售環節,都使服裝業回暖的腳步再次放緩。
羽絨服行業受沖擊大
早在今年的“雙11”,就有時尚達人提醒,“今年,你真的不用過早地囤積厚重的冬裝了。”
近日,中國服裝協會羽絨服裝及制品專業委員會透露這樣一則消息:全球氣候變暖,暖冬將持續!在暖冬的打擊下,損失最慘重的是羽絨服行業。
據業內人士透露,由于北方地區是服裝業的主要市場,過去的一年,服裝企業積壓在廠家和銷售渠道的冬裝“數量相當大”,特別是羽絨服。
而記者在走訪泉州市區部分商場時發現,許多商場做特價的商品仍然是秋季商品,而在冬裝的正價柜臺,也很難看到往年“羽絨服”大展銷的熱鬧場面。
“今年的天氣不冷,相反還與夏天差別不大。泉州的秋天時間很短,許多廠家生產的服裝只有春夏款和冬季款,很少生產秋季款,因此,我們早在兩個月前就把冬裝上柜了,誰知天氣一直不冷,冬裝基本就賣不動了,更別談羽絨服了。”市區某商場的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
輕便型冬裝或受歡迎
受暖冬沖擊最大的是服裝業的生產環節。
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受經濟增速放緩、暖冬以及消費大環境未完全回暖的影響,國內服裝行業仍未完全走出低谷。2014年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零售額僅增長0.9%,較2013年度減少3.2個百分點,存貨依然成為紡織服裝上市公司的一大壓力。
今年的情況與之相似。泉州市紡織服裝商會一位負責人提醒,由于暖冬的影響,夾棉為主的生產線、絨類的生產線應當適當調節及放緩,生產商的主要精力應集中在秋季產品,工廠則最好以針織面料為主,絨類要做得少一些。
在石獅,蓋奇董事長王衍筑向記者展示了一款他正打算量化生產的可以兩面穿的薄款牛仔衣。“許多年輕人看到了,都想把我的衣服扒走,說明這款服裝對年輕人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王衍筑戲言,“天氣不冷,年輕人會更注重時尚,輕薄款的冬裝或秋裝會更有市場。”
記者了解到,受暖冬影響,今年不少企業的秋裝生產及備貨普遍不足,部分生產商已經停止或者減少向商場、店鋪等零售環節供貨,這或將導致當前服裝業不景氣的境況進一步惡化。 (記者溫文清)
難擋銅價下跌
本報訊 (記者邱和軍)時隔5年,厄爾尼諾風云再起!銅價或出現漲勢苗頭?記者從我市廚衛行業獲悉,因需求急劇萎縮,預計對廚衛企業來說銅價波動不會明顯,企業生產成本還將有望降低。
需求萎縮抵消異常天氣影響 銅價創六年新低
衛浴企業成本有望降低
銅價下降趨勢在繼續
中國氣象局此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表示,全球厄爾尼諾已經達“極強”標準,目前強度已經逼近1997年至1998年,還將于今年冬天達到最大值,并持續到2016年春季。
根據以往觀察,在有色金屬領域,厄爾尼諾現象有望推高銅等金屬的價格。
那么,這一次究竟會給銅價帶來什么影響?
“簡單來說,厄爾尼諾主要影響有色金屬的采礦和物流,影響方式是降雨的多寡。”市區一位關注有色金屬期貨的陳經理介紹,厄爾尼諾最直接影響就是導致太平洋周邊國家出現氣候異常,而這些國家恰恰又是部分有色金屬的重要生產國。比如,有權威機構2015年發布的數據就顯示,2014年智利和秘魯的銅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38.5%。上述地區可能面臨大量降雨,遭遇洪水的礦區同樣將面臨停工減產風險。
對此,光大證券投資顧問安杰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國家對銅當今儲量還是比較少,受到國外的大宗商品價格定價影響沖擊,主產區像智利、秘魯位于厄爾尼諾核心的位置,自然災害的波動對于礦山的影響,匯率波動影響還有全球供需關系的影響,我們國內也會受到這方面的影響。
安杰還舉例說,十幾年前智利銅礦關停的時候,受自然災害影響或者是礦難影響,關的時候國際整個大宗商品價格、有色金屬價格波動非常劇烈,國內價格也會受到這方面影響,在現在有色產品價格低迷時候,自然災害波動可能對同等有色產品價格波動有提振。
最近,市場反饋情況又是如何呢?
雖然中國選礦技術網數據監測,上周初國內現貨銅精礦報價5200元/干噸,周末為5400元/干噸,累計上漲200元/干噸。但是,生意社監測數據顯示,11月月初銅價為38730元/噸,月末銅價跌至35157.5元/噸,整體跌幅為9.22%。更值得關注的是,上周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一度刷新近六年半來新低。
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力拓預計,全球銅市還有兩三年價格處于底部的苦日子。
衛浴產品整體需求疲軟
“在本周銅價創逾六年新低后,業內主要生產商仍未看好近期反彈。”長期從事銅、鋁等金屬交易的黃先生分析,由于市場擔憂中國需求疲軟,加之美聯儲加息預期帶來的壓力,國際銅價過去幾個月屢創新低,雖目前暫時獲得喘息之機,但綜合各路分析,預計銅價后市可能進一步下跌。
眾所周知,作為我市一大特色產業,水暖廚衛產業是“耗銅大戶”。據估算,銅材成本占到水龍頭產品整個成本的70%—80%。以南安為核心的福建水暖衛浴與浙江溫州、廣東江門“三分天下”。
銅價的走勢,對南安水暖廚衛業又是怎么看得?
“銅價走勢疲軟,對水龍頭制造企業來說成本還是有下降空間。”東亞丹妮衛浴董事長周衍林告訴記者,從全球范圍看,在經濟增速下行、消費增速下滑的大環境下,銅市過剩產能并未通過減產得到消除。此外,水暖廚衛產業整體不景氣,需求側萎縮明顯,整個行業在洗牌,哪怕是上游銅供應有小幅度影響,但傳導到水暖廚衛產業下游,預計不會有太大感覺。
采訪中,還有多位企業經營者表示,當前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定位產品,開發出符合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產品,通過內銷和外貿兩條腿走路,在行業洗牌大局中爭取到更多的訂單,挺過寒冬生存下來。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