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2016年國家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名單和2016年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已“面世”,泉州共有3家企業入選這兩個國家級智能制造項目。
事實上,面對經濟新常態,作為“中國制造2025”首個地方樣板和實踐范例,泉州企業正行走在“互聯網+”的風口上,借助智能化、云計算、大數據等優化生產環節和供應鏈,走向產業轉型升級發展之路。 □本報記者黃文珍 通訊員陳默涵
打造供應鏈快速反應機制
高庫存和逐年攀升的成本是傳統紡織服裝行業面臨的發展瓶頸之一。2013年,海天材料開始思考如何破解這一發展難題,并最終找到了答案——借力紡織服裝網絡協同制造,打造供應鏈快速反應機制。
“與專家探討發現,高庫存問題是由傳統的紡織服裝經營模式導致的,傳統的經營模式需要提前確定半年或一年后將要銷售的服裝,然后進行規模化的期貨式預生產,再推向市場。如果市場接受度高,銷路就好;反之,銷路不暢,便形成庫存。”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解決方案在于打造供應鏈的快速反應機制,將傳統的推式供應鏈變更為拉式供應鏈。對此,公司決定利用自身生產優勢,將供應鏈向前延伸至服裝設計,向后延伸到銷售終端,形成一條完整的紡織服裝供應鏈閉環。對紡織服裝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并通過“互聯網+”對公司內外系統進行協同整合形成消費者、設計師、供應商、制造商、品牌商為一體的紡織服裝綠色智慧制造系統“生態圈”。
2004年,海天材料引進X3管理系統,對面料環節的產、供、銷、存進行信息化管理;近兩年,又先后引進了全流程數字化印染中央控制系統、服裝JDE管理系統、服裝RFID系統、拉式供應鏈生產計劃管理系統等信息化系統,實現了對面料及成衣生產環節的信息化管理。其中,拉式供應鏈生產計劃管理系統通過采集生產線的產能信息,根據瓶頸產能安排生產。在具體的生產中,還引入視覺化管理系統,通過紅黃藍黑白等顏色為每一批次訂單區分出可視化的輕重緩急,并配合各種激勵機制,鼓勵工人先完成急單。“貨品準交率提升了一倍以上。”
無獨有偶。2015年,恒安家庭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導入了SAP系統,實現訂單式生產,以少批量多批次的生產方式滿足市場需求。“為了改變過去對市場銷售預測不準確,帶來生產庫存較高問題,系統能夠根據銷售狀況制訂生產計劃,再安排原材料采購。”該公司總經理楊勇凡介紹,系統的一體化,打通了公司內部協同化運作,提高了公司對市場需求的反應速度。
智能化讓產出一氣呵成
昨日,記者走進位于晉江內坑的恒安生活用品智能化生產基地,一期建設項目已經投入運轉,用地116畝,總投入1億美元,主要生產高端衛生巾、紙尿褲產品,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營業收入56789.2萬元,納稅額13417.03萬元。
在3000多平方米的衛生巾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6條自動化生產、包裝流水線宛如立交橋般縱橫交錯。而在車間一角,幾臺機械手早已嚴陣以待,經由流水線傳送過來的成箱產品到達之后,機械手便開始忙碌起來,將一箱箱產品放入托盤中,此后無人穿梭車前來接續并將貨品運送至倉庫中,再由自動堆垛機根據指令放入貨架上。出貨時,倉庫管理系統自動將接收到的訂單,轉化為控制命令,向堆垛機發出指令,訂單產品自動輸送到出庫口,再經由無人穿梭車將貨物送到裝車口。至此,從產品生產到成品入袋、包裝、裝箱、入庫再到出庫,自動化貫穿始終,一氣呵成。
實際上,這只是恒安智能化生產項目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升級的一個縮影。楊勇凡介紹,項目一期已進駐了19條生產線設備,本月底還將增至20條。項目配置10臺機器人、12臺無人穿梭車、20臺自動堆機機,以及1套國際先進倉儲管理系統和兩幢無人化高架立體倉庫,總投資6.25億元。
緊隨產業大勢與政策走向,百宏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也走出了一條以“智能制造”為關鍵詞的全新戰略路徑。該公司牽手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東華大學、晉江名仕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晉江百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頓機器人有限公司等共同開發的“滌綸長絲熔體直紡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項目于2015年投建,投資2.7億元,預計2018年5月建成,包括生產工藝仿真與優化系統、生產工藝數據自動采集與可視化系統、產品質量智能在線檢測系統、智能物流與倉儲系統等。
企業實現減人工降成本
值得關注的是,如今傳統制造企業已經從智能化升級過程中嘗到了“甜頭”。
“13條紗錠包裝自動化作業線如今已經建成了8條。”百宏公司品牌部經理陳阿斌透露,原有的紗錠半自動包裝作業線需要56個操作工,智能化改造后的全自動包裝線,僅需要6個工人操作,可節省人工50人。按照每人每年工資5萬元計算,一年可節省250萬元,這也意味著13條紗錠包裝作業線改造后,預計1年3個月可回收成本。
據了解,整個項目完成之后,人均年產值將增加49.3%、研發周期縮短50%、產品不良率降低66.7%、單位產品能耗降低20%、高端定制化產品占比提高至69%。
在恒安生活用品智能化生產基地衛生巾生產車間內,自動化生產線上方的顯示屏顯示目前產品的次品率為1.34%,而這個數字此前大約為3%。“同時,導入立體倉儲的管理理念之后,空間也全方位‘瘦身’。”楊勇凡介紹,立體倉儲占地面積只有傳統倉庫的四分之一,綜合運行成本為傳統倉庫的三分之一。出庫效率也大大提升了。對比數據顯示,出庫量在10托以內時,立庫效率是普通倉的2倍;出庫40托時,是普通倉的2.5倍。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