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臺商區黨工委專題研究部署巡視整改工作,加強整改工作的過程管理,及時跟蹤問效。
泉州臺商區黨工委高度重視巡視整改工作,認真對照省委巡視組和市委要求,迅速行動,專題研究部署巡視整改工作,加強整改工作的過程管理,及時跟蹤問效。
針對省委巡視反饋臺商區“兩岸合作先行區”示范和帶動效應未有效發揮問題,臺商區圍繞“臺”字做文章,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積極對接市直有關部門,突出做好“謀劃臺策、壯大臺柱、造濃臺味、吸引臺胞”四篇文章。
謀劃臺策,從政治高度考量發展建設。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專題開展惠臺政策研究,出臺鼓勵臺商投資和促進對臺社會經濟文化交流的若干意見,包括鼓勵臺商投資、擴大經濟合作、支持臺胞來區實習就業創業、深化交流交往、方便臺胞安居樂業等5大方面共44條政策,深化對臺合作交流。修訂完善臺商區惠臺人才政策,逐步落實同等待遇。圍繞“打造兩岸合作先行區 建設泉州城市副中心”主題,召開全區務虛工作會,謀劃對臺工作和下一階段發展思路,形成理論成果29篇,進一步明確責任、細化措施,確保每一項成果落到實處。
壯大臺柱,推動兩岸產業深度對接。產業互動方面,編制對臺優勢產業發展規劃,規劃建設臺灣中小企業園區和青年創業園區。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結合,積極開展對臺招商工作。2019年春節前將有3—5個臺資企業落戶臺商區。科技交流方面,建成臺灣農業技術交流推廣中心,在醫療健康、醫療器械產業開展對臺科技合作,建成1個對臺科技創新平臺、孵化2項對臺合作科技成果產業化、培育1家開展對臺科研合作的新型研發機構、實施1項臺資企業科技項目。醫療合作方面,依托頤和醫院和德潤產業園,積極引進臺灣醫療服務、生物醫藥等核心產業。教育文化交流方面,持續加強與臺灣高校的深層次交流與合作,組織臺商區文化企業參加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造濃臺味,加快打造泉州城市副中心。加快“五縱五橫”路網建設。“五縱五橫”目前已完成路段約30%,在建項目約50%。力爭2020年前建成“三縱三橫”,2022年前建成“五縱五橫”。年底前啟動金嶼大橋建設,2020年年底前啟動百崎通道建設。2019年7月后渚橋頭東互通完工。加快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加快區第二供水通道連通工程、天然氣調壓站及變電站的建設。加快城市片區建設。在湖東片區的成熟地塊規劃建設臺灣金融街,洛陽古街引入臺灣文創團隊,突出臺灣元素。加快推進白沙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白沙片區改造5年內完成房屋、土地征收工作。
吸引臺胞,全面提升綜合發展水平。對照國家和省級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兩套不同的指標評價體系,明確指標具體牽頭單位、分管領導和責任人。各牽頭單位制定相應具體工作方案、具體目標措施,明確保障舉措,加強工作調度,確保2020年年底前臺商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進入全省國家級開發區中游水平。全區目前已實現產值過億企業120家,1家總部企業開工建設,累計培育瞪羚企業和創新型企業7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6家。
□泉州晚報記者 林銘珊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