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政企各界在精心部署、務實行動中合力保有生力量、搶逆周期投資,用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實干實效,鋪陳再一次彎道超車的路軌,迎來超越發展的盛夏。
泉州用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實干實效,鋪陳彎道超車的路軌,迎來超越發展的盛夏。圖為從紫帽山上遠眺的泉州城市發展新貌。 (陳起拓 攝)
泉州網7月13日訊(記者 孫燦芬 陳林森 顏雅婷)炎炎夏日,沙場點兵。
“‘晉江經驗’現在仍然有指導意義。”“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實業,這才是本分。”去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殷殷期盼言猶在耳。面對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這一重大使命、重大機遇,去年以來,特別是在今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經濟總量連續21年領跑全省的泉州,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傳承弘揚“晉江經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抓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奮力推動新一輪發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同比增長7.4%,工業用電量增長3.3%,工商登記企業單位數增長24.5%。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泉州政企各界越是困難越有韌勁,在精心部署、務實行動中合力保有生力量、搶逆周期投資,用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實干實效,鋪陳再一次彎道超車的路軌,迎來超越發展的盛夏。
大比拼! 新老產業搶灘布局 主動搶先機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疫情防控和高質量發展的“雙答卷”前,敢拼會贏的泉州人又一次亮出膽識氣魄——兩手硬、雙線贏!
“宏觀政策重在逆周期調節。”一段時間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聚焦逆周期投資,從“新”“老”兩方面入手,策劃基地平臺、形成項目支撐、完善機制抓手。
“新”,瞄準新基建新經濟、新材料、新片區、新交通水利等四個新領域搶灘布局。以新基建新經濟為開篇之作,6月中旬,市委、市政府專門召開會議動員部署建設比拼活動——
新機制帶來新效率。“一位市領導+一名市政府辦領導+一名屬地政府領導+一個市直部門+一家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或院所中心”,“五個一”創新機制形成快速協調和保障機制。
新基地造就新增長極。12個發展基礎好、潛力大的產業基地,總投資2000億元,落子到全市各方陣,比前期進展、比招商簽約、比開工建設、看投入產出,掀起加快推動成鏈成群、成形成勢的比學趕超風潮。
“力爭未來5年新增投資1500億元,實現年產值2500億元,努力把前景變成勝景。”市新基建新經濟基地建設比拼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比拼活動開展不到一個月,各基地建設已初見成效。在傳感智能制造產業基地,智創機械、煌盛達機械等5家企業簽約落地;古城數字文創動漫基地在古城轄區內摸排出近300家數字、文創、動漫企業;智能裝備制造集成電路基地促成牧月科技公司總部暨自動駕駛等項目簽約落地,正策劃對接科大訊飛晉江AI產業加速中心;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基地正式揭牌入駐航天人工智能協調創新中心,二期將拓展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實訓基地,打造航天人工智能產業聯盟;“芯谷”南安基地與西安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廈門中心合作設立了芯谷分站,將在資源導入、人員配備、人才引進等方面全力支持園區建設;新型數字顯示產業基地啟動為期10天的“云上集市·泉州市產業直播購物節”,依托京東、淘寶、抖音、拼多多等平臺,聯動百家泉企直播帶貨5.5億元……
“招了新女婿、不忘老姑丈”。眾多傳統產業是泉州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看家寶”。截至目前,全市已形成紡織服裝、鞋業、石化、機械裝備、建材家居、食品飲料、工藝制品等7個超千億產業,以及紙業印刷1個準千億產業。如何“倚老賣新”?泉州開出改造提升的升級藥方,實施項目980個、總投資5200億元、年度投資1000億元,智能化改造等一系列精準舉措,納入全市促“六穩”“六保”12個追趕行動重要組成內容。
如今,越來越多泉企,從智能化改造中嘗到甜頭。在阿迪達斯、斯凱奇、安踏等眾多國內外知名運動品牌鞋面材料的供應商——晉江信泰集團,傳感器、數據盒子與生產線親密“接觸”,車間主管指尖輕觸就能輕松掌握生產現場情況。
在全省首家5G智慧陶瓷工廠——九牧永春智慧制造產業園區101#智慧工廠,“5G+大數據”充分運用在智能立庫和自動引導小車身上,自動數控率超70%,所需工人數量僅是傳統生產線的一半。
更廣范圍,致力于“強鏈補鏈”的投資向泉州集結而來——安踏年產1100萬雙運動鞋技術改造項目、華閩科技年產2500噸網布技術改造項目等多個項目積極引進智能化生產線;亞太地區銷售量第一的涂料生產公司立邦,在泉州開發區官橋園區開辟基地,將建設新型智能化、綠色涂料工廠……
來自市工信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已有2300多家規上工業企業參與“數控一代”智能化改造提升,占全市規上企業總數近一半,為傳統產業智慧轉型插上新翅膀。
大招商! 加速建鏈強鏈補鏈 拓產業生態
長年累月的摸爬滾打,讓實體經濟澎湃的泉州深諳一個道理——持續突破的招商選資,孕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未來。以這樣的理解,今年,泉州致力招大商促發展,引強資添活力,產業生態圈正源源不斷地積蓄著行穩致遠的新動能。
今日項目,明日產業。泉州方向明確、思路清晰——目光鎖定“高新建鏈、傳統強鏈、重化補鏈”,把握“五個一批”項目推進節奏,立足產業發展、空缺填補,精心策劃包裝儲備2020年重點招商項目,“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把一批技術先進、市場前景廣闊的民企項目帶進泉州,融入百萬市場主體“大家庭”。
陽春三月,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云見證”下,福州、泉州、高雄三地視頻連線,將閩臺融合發展的大項目——國喬泉港石化項目正式簽約落地。這一投資高達500億元新臺幣,建成后更可帶動形成總投資180多億元人民幣的產業鏈,有利于泉州乃至福建石化產業補鏈、延鏈、強鏈,是泉州近三年來投資額最大的臺資項目,標志著泉州在支持臺灣石化企業來泉投資,打造兩岸石化產業合作基地上又邁出了堅實步伐。
暮春四月,晉江發布18條措施再促穩投資,推進“主官招商”“全員招商”“專業招商”,組建一批招商專班,拓展產業鏈招商、高端嫁接招商、基金招商、第三方招商、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招商、晉企回歸招商等渠道,劍指全年完成簽約100個以上項目、300億元以上的招商引資任務。
仲夏五月,安溪縣政府主官帶領招商考察團奔赴上海、浙江、江西多地洽談,帶回旺旺集團新建母嬰食品生產車間、舟基(集團)有限公司國際現代冷鏈物流創新基地、江西偉嘉晶創光電科技藍寶石加工基地等一批項目,入駐安溪玩轉“無中生有”的多個現代化專業園區。
這些僅是泉州在招商選資中應勢變招,布局當下、贏在未來的部分現實樣本。值得一提的是,面對疫情挑戰,泉州以“云招商”應戰,招商重心從“線下”轉移到“線上”,項目洽談變“面對面”為“屏對屏”,電話、微信、遠程視頻等形式的招商推介多元涌動。今年上半年,全市已有151個總投資超千億元的項目集中云簽約,一大批促進建鏈強鏈補鏈的大項目、好項目危中搶機,為我市高質量發展筑牢產業基礎。
好項目招得進來,更要落得下來。近年來泉州不斷以“打補丁”的形式改進完善項目推進機制。去年初,泉州就率先在全省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五個一批”項目推進機制的意見》,從項目管理機制、服務保障機制、協調推進機制、監督監管機制入手,突出“誰審批、誰服務”、部門圍繞項目轉的原則,強化指揮部、重點辦一線協調的權威,要素保障優先確保重點項目等,著力推進“五個一批”項目建設。今年,又在“項目攻堅2020”提速行動的基礎上,啟動“五個一批”項目擴張活動。來自市發改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六個月,我市“五個一批”新增謀劃項目265個、簽約262個、開工146個、投產138個;特別是開展“五個一批”項目擴張活動后,5月至6月,項目新增均超預期,其中增加簽約38個、開工37個、投產28個,有力穩住了經濟發展“基本盤”,更跑出了泉州經濟發展加速度。
更多舉措正在為企業項目破題解難——
靠前指揮有一手。春節以來,采用指揮部體制,泉州成立22個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專班專門對接26個具體項目,實行“一項目一專員一班子”,“點對點”精準推進項目前期工作。
靠前審批再優化?!蛾P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投資項目遠程審批服務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優化投資項目評審服務工作的通知》等相繼出臺,項目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審批時限由82個工作日壓縮至28個工作日,相較以往效率提升65.9%。
靠前服務再升級。“企業供需協作信息對接平臺”的搭建,讓市域內建材生產企業及重點項目、受監項目雙方供需合作更加便利,有效解決了企業的復工復產、庫存等問題。
靠前保障有成效。福廈客專、興泉鐵路等重點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33個堵點、難點問題被列入督導范圍,福廈客專南安段“海西石材城”地塊長達2年交地問題、興泉鐵路惠安段長達1年的黃塘養豬場征遷、南安段長達2年省新別墅征遷等久拖未決問題得以解決。
功夫不負有心人。上半年,我市146個省級在建市管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72.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63.28%,居全省第一。1月至5月,我市實際利用外資20.65億元,比增46.2%,增幅排名全省第一。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