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老交替”僑情變化,華裔新生代迅速崛起,已成為僑務工作的工作重點和中堅力量。10月9日下午,南安市委、市政協召開會議,圍繞“加強港澳臺僑新生代聯系交流”展開專題協商。南安市委書記林榮忠出席會議并作強調講話。南安市政協主席黃華強主持會議。南安市委副書記王連贊,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吳躍達,市委常委范嘉,副市長吳振強,市政協副主席吳順情、謝連樹、黃春藝出席會議。
會上,南安市政協課題組、部分民主黨派代表及市政協常委等從平臺搭建、文化交流、回歸創業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南安市委書記林榮忠指出,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嚴峻國際形勢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全體海內外南安人團結拼搏,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驕人成績,經濟大盤總體穩中向好。
林榮忠表示
南安是全國著名僑鄉,長期以來,僑居世界各地的南安人艱苦奮斗,為僑居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來自海內外的南安愛心企業、社會團體、各界愛心人士,紛紛捐款捐物,為南安疫情防控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展現出令人感動的華僑情懷、華僑精神。加強港澳臺僑新生代聯系交流,是南安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舉措,南安有基礎、有紐帶、有情懷、有平臺、有項目,資源豐富、優勢突出,但也存在有常設機構但無常態化運作機制、有需求但缺乏有效供給載體、有宏觀思考但無細化措施和項目抓手等問題。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協專題協商會議以“加強港澳臺僑新生代聯系交流”為題,選題優、站位高,契合南安實際,貼近全市中心工作,很有意義。
林榮忠表示
當前,南安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最有價值、最難得的黃金發展機遇期,要善于運用系統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推進工作,著力構建八大體系,奮力在全省、泉州市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大局中走前列做貢獻。市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強化政治引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終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持續深化大學習,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確保“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發自內心;要提高協商能力,更加深入地開展政治協商活動,積極向黨委政府建言獻策;要健全平臺機制,做優專題協商機制,建立大統戰工作機制,探索港澳臺新生代常態化聯系機制;要廣泛動員海內外南安人多做大統戰工作,多渠道宣傳南安、建言南安、投資南安。
南安市政協主席黃華強指出
要注重系統思維,加強規劃頂層設計,學習借鑒先進地區優秀做法,結合已制定的《在新時代深入開展學習弘揚和傳承南安華僑精神的實施方案》,編制三年行動計劃、中長期規劃,進一步明晰建設路線圖、施工圖,構建一系列項目體系、推出一系列政策組合。要注重形式創新,打破傳統的辦會模式,突出“青年人”特點,對傳統的閩南文化進行時尚表達,提升世青大會實效,同時結合已有的農訂會等平臺,組織開展涵蓋“文、旅、游、食、娛、健”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新生代多回家看看。要注重線上線下,探索設立線下常態化機構——世界南安青年服務中心,打造日常服務平臺,為海外新生代了解家鄉資訊、回鄉創業就業、辦理有關業務打通“最后一公里”。要注重務實管用,開展創業就業服務,借鑒平潭地區吸引臺青就業的優秀舉措,探索更加靈活務實的服務舉措,增強新生代回鄉創業就業的興趣和信心。
南安市政協副主席謝連樹代表市政協課題組匯報《關于加強港澳臺僑新生代聯系交流專題協商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具體分析了南安市港澳臺僑新生代聯系交流工作的基本做法與成效、存在問題與困難,并從“以思想引領為先導、致力構建港澳臺僑新生代工作機制,以文化交流為抓手、不斷增強港澳臺僑新生代的向心力,以經貿合作為紐帶、積極鼓勵港澳臺僑新生代創業發展,以平臺建設為載體、努力拓寬港澳臺僑新生代聯系渠道”等4大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
會上,3位海外華僑和港澳委員進行了視頻發言,部分民主黨派代表及南安市政協常委圍繞主題,從各個角度建言獻策。
發揮海外華僑社團作用積極推動華僑新生代聯系交流
——馬來西亞南安社團聯合會理事、青年團原團長洪源泉
南安市僑聯主辦的夏令營和冬令營,是非常好的活動,得到高度好評,參與學生對活動的安排、老師的用心都贊不絕口。馬來西亞閩籍僑胞大部分來自這些閩屬區,學生反饋說,活動期間,如能安排一兩天到永春、安溪等閩屬城市參觀游覽會更好。
建議加強發揮世界南安青年聯誼大會聯系作用,設立一個平臺(網上、APP或其他),讓世界南安青年有個聯系平臺,南安市政府可通過此平臺,向海外新生代招攬人才回鄉發展,海外新生代也能及時掌握家鄉的新進展。
建議定期安排經濟、文化、教育的專員到馬來西亞交流宣導南安文化,讓馬來西亞新生代更了解家鄉南安,借此提升南安文化品牌與知名度。
推動南港兩地新生代聯系交流促進愛國愛港精神在港落地生根
——市政協常委、香港南安公會副會長梁建東
公會將及時把市委決定精神傳達給全體在港南安籍鄉親,特別是在港南安籍新生代,進一步引導和鼓勵他們發揮好愛國愛港愛鄉好傳統。在鞏固現有成效的基礎上,積極依托青委會,團結聯合各同鄉會、校友會,加強探索,創新思路,進一步拓展新生代聯系交流的方式、范圍、管道,努力提升聯系交流的針對性、有效性。
同時,繼續引導、鼓勵在港南安籍新生代通過參加政協活動、專業組織、參觀訪問、投資興業等形式,積極參與家鄉經濟社會建設,拓展事業,提升他們的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促進愛國愛港愛鄉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希望能夠繼續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建議家鄉黨委、政府能立足新生代特點,加強聯誼聯系方式的創新,特別要結合今年新冠疫情造成的交流交通受限實際,注重相關網絡平臺建設,增強時效性和吸引力。
弘揚愛國愛澳精神推動南澳兩地新生代聯系交流
——澳門南安同鄉會理事長呂博文
推動南澳兩地新生代加強聯系交流,一要加強文化聯系交流。例如南安國際鳳山旅游節將在澳門舉辦,引導、鼓勵更多的家鄉優先文化走出來,承擔更多溝通聯系交流功能,促進增進了解,增強感情。
二要在政策上加強引導。在家鄉投資興業、訪問參學等方面積極考慮澳門新生代的需求,在政策上加以引導、鼓勵。
三要加強信息交流溝通。澳門作為我國與葡語系國家聯系交流的前沿平臺,具備一定地域優勢,南安市作為經濟發展地區,在泛家居產業等方面具有產業優勢,兩地可以通過加強信息交流溝通,實現優勢互補、互利雙贏。
完善世青會平臺建設強化新生代聯系交流功能
——市民革專職副主委陳永煥
要積極轉變思維,提升獲得感,變“以情招商”為“以商聚情”。真正了解掌握華僑新生代最關心關注的是什么、最希望獲得什么,有針對性地策劃生成項目,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成長機會,增強其獲得感,充分調動華僑新生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加強雙向交流,講好華僑、南安“兩個故事”,變“一頭熱”為“兩頭熱”,豐富華僑精神的內涵,推動雙向良性互動交流。
要拓寬工作思路,打造“1+X”模式,變“辦展、辦會”為“干事創業、戰略合作”。建議抓住國家支持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契機,深入挖掘和發揮我市華僑的資源優勢,參照“城市綜合體”的理念規劃建設南洋華僑城,布局設置華僑事跡陳列館、華僑文化展館及南洋風情街、華僑新生代創業園、人才公寓等一系列項目。
注重發揮民主黨派優勢推動華僑新生代文化交流
——市政協常委、致公黨副主委吳文明
南安市有著豐富的閩南特色文化資源,更有不乏獨具南安特色的文化,比如說民間信俗、姓氏尋根、宗親文化等,是新生代文化交流的前提和基礎。我們要增強閩南文化自信,深度挖掘我市文化豐富資源。
要凝聚各方合力,推動交流有效對接。充分運用大數據手段,全面深入了解港澳臺僑新生代在文化層面的具體情況,建立新生代數據庫,以“面向對象”(借鑒編程術語)的思維,科學分析研判新生代所思所想及其需求和興趣愛好,加強引導,在厘清南安市文化底子和優勢的基礎上,群策群力打造兼具傳統特色與現代氣息的、特別是“適銷對路”的“南安文化套餐”,極力提升南安文化的親和力、吸引力,提高文化交流的針對性、實效性。
發揮黨派優勢,創新文化交流方式。在交流主體上,注重“民主黨派+”;在交流內容上,推進“南安文化+”;在交流方式上,推進“互聯網+”。引導新生代華人認同祖籍國身份,繼承閩南傳統文化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統籌推進經濟交流、文化交流等,總結提煉形成文化交流的長效機制,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久久為功。
多方位多層次搭建平臺推動對臺聯系交流
——市政協常委、臺盟主委李燕玲
政府方面,要形成對臺合力。建立健全做好臺灣青少年工作的協調機制,改變過去各部門“零打碎敲”的現象。發揮民主黨派和工商聯、臺聯、宗親組織、民間社團等在聯系臺灣青少年中的積極作用,推動臺灣社團與泉州市社團的對口交流合作。
宣傳方面,要善于創新思路。善于利用互聯網等新媒體、新技術開展對臺青少年宣傳,向臺灣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傳輸親近友善、富強民主、文化深厚的大陸形象,增強他們對祖國的認同感。
文化方面,要弘揚獨特文化。做好“祖庭”文章、做足閩南文化文章,圍繞兩岸民眾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鄭成功,開展兩岸學者參與的兩岸共同史觀的研究,構建讓兩岸認可的“信使”。
經貿方面,要強化利益驅動。以青年創業為突破口,建立兩岸產業長久合作,加大臺灣青年來泉就業創業的扶持力度,有序推動各項惠臺政策的落地實施。要鞏固根源關系,借助島內同鄉組織開展青少年工作,做好同名同宗村交流往來,密切與泉州籍精英人士的聯系,通過他們帶動一批臺灣青年到家鄉開展經貿、文化、學習等方面的交流。
凝聚海歸力量助力新時代南安建設
——泉州市政協常委、南安市留聯會會長黃華春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一些西方國家正在收緊對中國留學生的就業和移民政策,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未來幾年會有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回國就業、創業。泉州和南安有獨特的僑海特色和對臺的五緣優勢(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法緣相循、商緣相連),卻沒有能承載留學生人群的載體。建議南安應爭取省、市有關部門支持,構建為留學人員賦能的國際化、市場化、法制化營商環境,打造以實體經濟賦能升級為導向,重點發展工業互聯網、軟件信息服務、數字內容、大數據云計算、線上服務新業態等領域,形成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的國際化人才社區,凝聚海歸力量,助力新時代南安建設。
促進海外新生代回歸創業
——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副主任鄭友套
要力促全球南商合作,推動社團商會融合,掀起僑聯活動熱潮,提高海外組織影響。利用海內外南安異地商會豐富的“南安人經濟”資源,引導國內異地商會與海外南安商會加深交往聯誼,搭建友好合作平臺,整合渠道、資金、市場等優勢資源,實現全球南商資源最大化,提高海外商會的影響力。
要開展涉僑特色活動,拓展境外人文交流活動,搭建線上交流平臺,提供回歸創業涉及人才、項目、政策、資金、信息資源的交流與共享,創新僑聯隊伍建設,從海外新生代內部建立宣傳旗幟,不斷創新僑聯隊伍建設。
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集成整合扶持政策,優化政策普惠范圍,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要創優政務服務環境,培育中介服務機構,創新人才引進模式,以新僑引新僑模式,吸引更多新生代落戶南安。要優化創業環境配套,規劃新僑創業園區,提升城市服務配套,拓寬創業融資渠道,幫助新生代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充分發揮橋頭堡作用積極服務港澳臺僑新生代聯系交流
——市政協常委、深圳南安企業協會會長盧四海
要加快網絡聯系交往平臺建設。
一要立足今年新冠肺炎爆發這一新情況,充分利用微信、網站等新媒介,加快建設聯系交往網絡平臺,做到線上、線下相結合,確保聯系交往更及時,不斷線。
二要注重實現互利雙贏。疫情后,大陸對世界的吸引力將更強,相信南安市產業發展將更加吸引港澳臺及海外鄉親的目光。因此,在加強新生代聯系交往過程中,要更加注意做好招商引智,在促進聯系交流與促進新生代個人事業發展中實現互利雙贏。
三要注意發揮商會平臺作用。目前,南安市已有62家國內異地商會、11家海外南安商會,要充分重視海內外南安商會在推動新生代聯系交流和產業合作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進一步強化商會平臺機制建設。
發揮祖庭文化優勢推動華僑新生代聯系交流
——市政協常委提名人選陳新力
南安市宗教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特別是發源于南安市的鳳山(廣澤尊王信仰)祖庭文化,在海外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號召力,是港澳臺僑新生代的主要信仰之一。據不完全統計,鳳山寺在中國的港澳臺和美國、加拿大、德國、荷蘭以及東南亞等地擁有680多座分廟,其中僅臺灣地區就擁有280多座分廟。僅在2014年至2019年,臺灣就組團878團166227人回祖庭拜謁廣澤尊王,香港、澳門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組團758團、18798人回祖庭拜謁廣澤尊王。
建議充分發揮鳳山(廣澤尊王信仰)祖庭文化優勢,進一步推動華僑新生代聯系交流。要抓緊完善軟硬設施建設,提升為僑服務水平;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提升鳳山文化建設實效;主動走出去,提升祖庭文化影響力;重視新媒體力量,提升與時俱進能力。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