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源泉,是穩就業的“頂梁柱”、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泉州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出臺支持企業生產經營、打通“五難”操作鏈、促“六穩”“六保”追趕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搶抓發展機遇,全力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
“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經濟基本盤”的共識,在泉州轉化成為中小企業找出路、解難題、謀發展的具體實踐,激蕩著蓬勃的發展生機。今年1—9月,全市新增市場主體18.4萬戶,其中新增企業(含農專社)6.6萬戶,同比上升41.9%,全市各類市場主體達115.1萬戶,總量保持全省首位。
以大帶小 推進集群協作配套—— 前9月實現產能對接約600億元
針對復工復產期間供應鏈協同配套難問題,泉州憑借強韌的產業底氣,打通產業鏈、企業供應鏈,鼓勵“以大帶小”,引導中小企業融入龍頭企業供應鏈,增強抗風險能力,更好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
4月,晉江市舉辦了今年首場服裝品牌主題產能對接洽談會,幫助以服裝外貿企業為重點的企業及原輔料供應商對接本土品牌資源,拓展訂單來源。會上,近50家原輔料供應商和代工企業與柒牌、勁霸、利郎、七匹狼四家龍頭品牌企業供應鏈部門主管溝通,尋求上下游協作機會。
線下,這樣的主題產能對接活動陸續展開,在線上,由市工信局搭建的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協作配套供需信息對接平臺,為產業鏈各環節提供覆蓋面更廣、全天候的對接服務。舉辦紡織服裝、鞋業、建材等行業龍頭企業與協作配套中小企業網上產能對接會,先后有85家企業在對接平臺發布供需信息,意向對接企業超270家,意向對接產能近80億元。
產能對接渠道更暢通,協作配套扶持覆蓋面也更廣了。我市對疫情防控期間新對接的集群協作配套,按在市域內實際協作配套產品銷售額的1%給予龍頭企業補助,按年協作配套加工產值的1%或加工費的2.5%給予中小企業補助。“疫情期間協作配套扶持政策門檻降低了,龍頭企業的補助基數從5000萬元降為2000萬元,中小企業加工產值需占自身產值30%的補助門檻也取消了,意味著更多企業可獲得真金白銀的支持。”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政策利好激發了企業協作配套熱情,龍頭企業外協訂單積極回流,部分代工企業“外代”轉“內代”,數據顯示,1—9月全市實現產能對接約600億元。九牧廚衛新增多家協作配套企業,其中協作配套金額超過500萬元的企業有7家,累計配套產品采購和加工費總額1.5億元。達利食品新增協作配套企業中,6家協作配套金額超過500萬元,年配套產品采購和加工費總額達到1.49億元。
政企合力 促進內銷外貿發展——線上產業直播節成交695億元
疫情之下,泉州政企互動,線上線下拓展產供銷渠道,挖掘國內外市場潛力,促進內銷外貿良性發展。
4月底,泉州啟動“海絲精品·好貨不貴”線上產業直播節,縣(市)主官不遺余力為當地優勢特色產業、商品直播帶貨,引領了一波品牌企業直播、全民參與直播的熱潮,至9月底平臺已成交695億元,年底力爭突破千億元。
直播產業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目前,全市1000平方米以上規模的直播基地20家,吸引300多家國內直播機構入駐,形成一支3000多人的網紅直播隊伍。
網絡零售產業火爆的同時,泉州堅持走出去吆喝,為“泉州好貨”產銷對接站臺。最近,“泉州建材中國行”江蘇南通活動中,當地建材經銷商萊盾門窗的負責人直接找到泉港航立工貿公司總經理王煜航,兩人很快就談好一筆生意。王煜航說:“多虧參加了此次活動,讓公司有機會接到高端別墅防盜門的首筆省外訂單,希望在今后的行程中,還有更多收獲。”
除了“泉州建材中國行”(江蘇、海南、廣東專場),今年我市還持續開展“機械裝備產能線下對接會”“無紡布原材料對接活動”“市重點建設項目與本市建材生產企業產銷對接活動”等活動,近500家(次)企業參與,達成意向銷售金額近100億元。
在外貿方面,外貿試點政策優勢變成實實在在的發展紅利。泉州發揮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作用,1—8月跨境電商預計出口26億元、增長兩倍。用好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和預包裝食品出口試點政策,市場采購共享平臺實現向全省開放,至9月底全平臺出口186.77億元、增長94.68%。
多渠道幫助外貿企業尋找新市場、新機遇的行動也在進行中。與香港貿發局合作實施“泉州品牌專區”推廣計劃,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向國際買家推介100家我市優勢產業和品牌企業;引導企業與中國制造、外貿牛、環球資源等國內外線上平臺合作,組織1280多家企業參加非洲、柬埔寨、俄羅斯等經貿合作網絡推介會,開拓新興市場。
降本減負 助力企業輕裝上陣——銀企對接意向融資超千億元
1—8月(所屬期),泉州市累計實現新增減稅降費65.52億元,其中:新增減稅35.94億元,新增減免社保27.38億元及減免非稅收入2.2億元。
全業務拓展“非接觸式方式”辦理出口退稅業務,縮短退稅辦理時限,1—9月全市累計辦理出口退稅104.82億元;
在市發改委的積極爭取下,泉州成為全省工商企業用氣價格最低的城市,非居民用戶管道燃氣銷售價格每立方米降價0.126元,5658家用氣企業全年可節省用氣成本約2億元;
……
一攬子惠企措施的落地、一筆筆真金白銀的支持,讓企業減輕負擔,輕裝上陣。而金融精準滴灌服務,則為“中小微”注入了資金活水,讓更多的企業轉起來、好起來。
受疫情影響,今年德化某陶瓷公司的美國市場訂單少了近一半,庫存積壓,資金壓力較大。德化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客戶經理上門走訪時了解到企業的困境,當場為企業負責人許女士介紹了人民銀行出臺的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政策。隨后,迅速開展貸前工作,僅用3個工作日,該企業就收到了100萬元純信用貸款。
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我市出臺“金融七條”,建立金融顧問機制,組建金融服務企業專業小分隊,開展“百名行長進企業”活動,暢通銀企對接渠道,用好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工具、貸款延期支持工具以及中小微企業紓困專項資金貸款,通過全方位金融舉措,減費讓利,紓解企業資金壓力。
截至目前,為超2萬家企業采取增貸、轉續貸、降低利率、延期還款等支持措施,支持企業發債352億元,市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新增項目直投1.3億元。發展供應鏈平臺,落地全省首筆供應鏈票據貼現業務,推廣“平臺撮合+國企擔保+銀行授信”模式,4000余家中小微企業借助龍頭企業及各類供應鏈融資平臺獲得融資超百億。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為近3000家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超30億元,減免擔保費超200萬元。積極爭取省紓困專項資金貸款落地泉州,已放款708筆,金額35.86億元,居全省首位。市縣兩級組織各種類型銀企對接75場,意向融資超千億元,其中在2020年建筑業銀企對接活動上,泉州市建筑行業協會分別與6家銀行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獲得600億元授信支持。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