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4月15日訊(記者 陳林森 通訊員 余菁)泉州加快創建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的號角已經吹響,與之相適應的營商環境加快提升。記者從市營商辦(市發改委)了解到,日前,《泉州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已經出爐。通過全面實施營商環境“1+17”(包括“1”個總體方案、“17”項專項政策提升方案)優化提升行動,泉州將推動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突破,力爭到2021年底,泉州營商環境位居全省前列,到2023年,進入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企業對泉州營商環境滿意度達到95%以上。
為進一步增強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合力,根據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聚焦營商環境重點領域和核心指標,泉州將成立企業開辦、辦理建筑許可、獲得電力、獲得用水用氣、登記財產、納稅服務、跨境貿易、保護中小投資者及執行合同、辦理破產、獲得信貸、政府采購、招標投標、政務服務、勞動力市場監管、市場監管、“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包容普惠創新等17個工作專班,根據推進改革的需求對標對表,解決日常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切實提升泉州營商環境。
該三年行動計劃深度聚焦企業群眾辦事流程環節、時間長短、成本高低和便利程度,以核心環節突破帶動整體水平提升,將在以下方面拿出務實舉措、全力攻堅突圍,為企業群眾送上成色更足的“紅利”——
政務環境
企業開辦1個工作日辦結
將進一步優化企業開辦服務、簡化企業注銷手續、提高工程項目審批效率、深化不動產登記改革、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推進惠企政策精準服務。
其中,企業開辦時間(含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稅務初次申領發票)將壓縮至1個工作日以內,實現企業開辦“全程網辦”。企業注銷將實現網上辦、零費用、零見面、零跑腿。工業投資項目可望“拿地即開工”。不動產轉移登記或可“零跑腿、無紙化、并環節、即時辦”。2023年年底前,與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領域和高頻事項全覆蓋“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務。涉企政策精準推送制度和平臺將建立起來,普惠性政策“免申即享”。
市場環境
免收政府采購投標保證金
將進一步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度、優化提升納稅服務、提高獲得用水用氣效率、提升用電服務水平、提升企業融資便利度、提升招投標服務水平、規范政府采購服務。
其中,口岸物流作業可望無紙化、通關全流程電子化。稅費優惠應享盡享,新辦納稅人可免費獲得稅務UKey、電子專票開具、發票狀態查詢和信息批量下載服務。用水用氣報裝時間及費用將大幅降低;企業辦電成本也將持續降低。泉州還將探索推動地方“信易貸”平臺建設等擴大企業融資渠道,讓企業融資成本再降低。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再完善,打造“不見面”交易體系。取消收取政府采購投標保證金。
法治環境
打造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
重點將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健全勞動力市場監管、完善市場監管機制、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加強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保護中小投資者、提升執行合同質效、提高辦理破產便利化水平。
其中,水電氣、納稅、社保、公積金等信用信息數據進一步匯聚共享,信用惠民便企應用場景進一步創新,將致力打造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全市將建設中國(泉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加大中小投資者權益司法保護力度;探索建立民營企業合同糾紛案件或特殊時期商事案件快速立案綠色通道,力促執行合同耗時更短、成本更低;探索推進破產企業信用修復工作,實現辦理破產時間更短、成本更低、回收率更高。
城市環境
科研平臺也能自主認定人才
重點將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打造良好的市場開放環境、營造創新創業活力、加大引才育才力度、擴大公共服務供給、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優化生態文明建設。
其中,將積極推進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鼓勵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依法用于境內股權投資。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群體“增量擴面”,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大型骨干企業、專業機構、行業協會參與共建科技創新平臺。高層次人才自主認定試點將擴展至科研平臺。分領域設立博士人才智庫,可為企業“訂單式”培養人才。將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嚴格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防止污染地塊未經治理開發利用。
推進落實“放管服”
減稅降費紅利嚴禁截留
重點將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加大降本減負力度、繼續深化政務公開、進一步規范自由裁量權、優化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持續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其中,將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取消審批、改為備案或實行告知承諾的事項力爭達到100項以上。將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治理,整治部分園區、樓宇、商業綜合體等轉供電主體違法加價等行為,堅決避免減稅降費紅利被截留。將加快推進除緊急熱線外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統一歸并為“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打造政務服務“總客服”。
深化政務數據應用
最大限度實現辦事“無紙化”
重點將加強政務匯聚共享、優化掌上辦事服務、推廣應用電子證照、探索新技術應用。
其中,電子證照的共享應用范圍有望擴大,電子證照在行政審批過程中的使用頻次進一步提升,逐步將電子證照應用覆蓋到所有行政審批事項及水、電、氣等公共服務領域。同時,在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中廣泛應用電子印章、電子簽名,開展網上驗證核對,最大限度實現企業和市民辦事“無紙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