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主力軍 我們在行動
——泉州民營企業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剪影
作為民營經濟樂園,泉州積極打造“海絲名城、制造強市”,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圖為晉江兩岸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陳起拓 攝)
核心提示
“新一代民營企業家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人艱苦奮斗、敢闖敢干、聚焦實業、做精主業的精神,努力把企業做強做優。民營企業還要拓展國際視野,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寄語。
“民營經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廣大企業家要敢為人先,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戰略支撐,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勇當技術創新、產業升級、上市融資、開拓新市場、建設家鄉的主力軍。”在正月初五的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動員會上,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寧代表省委、省政府為泉州鼓勁、引路。
“十分天下有其九。”作為全國乃至全球制造業重地,泉州是民營經濟樂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牢記省委、省政府重托,泉州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提振干部和企業家兩支隊伍精氣神,抓住高質量發展主題,積極爭創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
黨委政府出臺扶持政策、兌現惠企資金、協調解決難題,廣大民營企業家弘揚企業家精神,提升社會責任感,拓寬發展的視野格局,攜手將“主力軍”三個字,深深鐫刻到奮進實業新征程的步履中,用愛拼敢贏的鏗鏘足音、生動剪影,精心描繪起泉州“海絲名城、制造強市”高質量發展超越的美好圖景。
□記者 陳林森 黃文珍 王樹帆 游怡冰 王宇 王宇靜 莊丹丹
勇當技術創新的主力軍
佼佼者 鐵拓機械:“極致”主義成就486項瀝青專利
專注于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泉州裝備制造企業鐵拓機械,在堅守瀝青再生技術設備這一細分領域中走到了市場的風口,目前已擁有有效專利數量486件。
“企業穩步增長的動力源于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始終貼近客戶需求,產品持續迭代升級。”在企業總經理高岱樂看來,多方向、多維度將低碳環保、節能減排向“極致”靠近是企業研發的重要方向。
逆流式瀝青廠拌熱再生一體設備的研發正基于此,截至目前,該設備已銷售數十套,并在全國市場逐步推開。高岱樂說,順流式加熱尾氣溫度高、能耗大,廢舊瀝青大比例添加受限。如何在現有設備基礎上繼續優化,讓尾氣溫度降下來、產量提上去?此前,企業已在燃料“吃干榨盡”上下功夫,并走到了“深處”。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在設備加熱原理、工藝上做調整。通過前期走訪市場、調研學習、翻閱大量文獻等,鐵拓自主研制的逆流式瀝青廠拌熱再生一體設備項目落地。起初,研發的新設備產生的粉塵量過多,影響熱系統;熱風爐膛材質成本高;設備停機后散熱能量浪費多等問題依然存在。為此,技術團隊持續下工地現場為客戶改裝設備,在孜孜不倦的“試錯”中難題終于逐一攻克,并實現了最初的目標。順流式加熱尾氣溫度達170℃至180℃,而逆流式加熱尾氣溫度僅為80℃至110℃之間,下降了50%,這意味著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下降了,能量節約了,瀝青的味道也淡了很多。
成建制
全市今年高新企業申報比增近55%
今年以來,全市科技創新工作亮點頻現:聚焦產業鏈“卡脖子”技術和企業自身難以解決的關鍵核心技術項目,遴選發布首批2項科技重大項目“揭榜掛帥”技術需求榜單。今年全市第一批高企已推薦申報387家,同比增長54.8%。初步統計核查,2020年全市企業研發經費歸集數超年度下達目標數20%以上??萍汲晒D移轉化市場活躍,上半年全市共認定登記技術合同298項,同比增長189.32%,技術合同成交金額3.11億元,同比增長40.72%。
勇當產業升級的主力軍
佼佼者 九牧數字化工廠:鍛造全球第一家5G數字陶瓷工廠
一輛AGV小車托著木制托盤沿著地面上貼有二維碼的路徑無聲前行,托盤上6個連體馬桶整齊排放。拐了個彎,迎面發現另一輛托著空托盤的AGV小車,于是它停了下來,等待那輛小車轉身走向相鄰的一條二維碼路徑,它才繼續前行奔向指定的存貨區。這是記者日前在九牧集團位于永春的5G數字化工廠見到的一幕。
“這些AGV小車,只要提前編程設置,它們就能自行完成任務,不再需要任何人工介入。”現場工作人員指著墻上一塊實時顯示AGV裸瓷庫狀況的數字面板介紹,不論是托盤使用數量、庫存馬桶數量、空余數量、空余比例,還是AGV小車處在運行、待機、充電、故障等何種狀態都能在這一一查看。
據了解,九牧將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圍繞5G與產線看板、球磨機的預測性檢測、成型設備數據采集與物聯、干燥房、視覺檢測,以及碼垛、施釉、AGV等機器人設備相結合,通過5G技術提升生產、質檢、倉儲各環節的效率,不斷提高良品率。例如,通過5G+智能視覺檢測,一條視覺檢測產線可替換掉原有5條人工檢測產線,節省25個人工成本,并有效提升檢驗精準度。
在九牧集團董事長林孝發看來,要站在產業做企業,打造5G智慧制造產業園在于突破、解決衛生陶瓷行業的產業痛點,最終實現在同行業及相關行業的復制推廣。
成建制
今年新增上云企業500家
為加快產業數字化,今年以來,我市組織實施“泉企上云”行動,推動新增上云企業500家,重點推動SAP、華為、海石薈工業互聯網平臺落地建設,培育全省首批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企業6個。與此同時,我市全面推進智能制造,大力推動裝備創新,共推薦了13個單位申報省級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61個產品申報福建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
勇當上市融資的主力軍
佼佼者 嘉亨家化:填補泉州創業板上市公司空白
今年以來,泉州企業繼續發力資本市場。嘉亨家化于2021年3月24日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成為創業板實行注冊制以來泉州市首家登陸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同時也是我市第22家A股上市公司、第109家境內外上市企業。
嘉亨家化是強生、大寶、啟初、百雀羚、郁美凈、薇諾娜、珀萊雅、屈臣氏等國內外知名日化品牌的核心供應商。“我們公司能成功上市,這是政企共同努力的成果。”嘉亨家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勇回憶道,嘉亨家化股份有限公司申報上市過程中,市、區兩級上市辦聯合江南街道成立“助推企業上市服務專班”,幫助企業精準對接,加快上市步伐,并邀請證券領域有關專家為企業解讀了相關政策。嘉亨家化上市公開發行股票2520萬股,發行價格16.53元/股,募集資金4.17億元,募集資金用于生產線擴建、化妝品及塑料包裝容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技術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以塑料包裝容器為起點,近年來嘉亨家化逐漸延續到化妝品OEM/ODM業務。企業上市融資給嘉亨家化帶來更多優化業務結構的契機。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收盤,嘉亨家化報收于50.52元,上市近3月以來累計漲幅208.03%。
成建制
今年2家上市 6家“在審”
今年以來,我市持續做好上市融資文章,取得顯著成效:久久王食品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嘉亨家化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目前仍有2家企業申報A股主板在審、2家企業申報A股創業板在審、2家企業申報香港上市在審;新增非金融企業債券31只、融資規模177.3億元。參加2021資本市場福建對接大會工作,規模200億元海絲基金現場簽約,成功邀請6家頭部券商來泉調研。
勇當開拓新市場的主力軍
佼佼者 卡爾美集團:從鞋服代工邁向世界足球領域頭部品牌
積極融入“雙循環”新格局,在融入過程中,收購國際品牌,布局全球市場,成為不少泉企開拓新市場的選擇。晉江卡爾美集團董事長柯永遠今年當選“2020年度泉州經濟人物”時說到,從最初的鞋服代加工到成為國內足球領軍品牌再到全品類多元化的綜合性運動品牌,卡爾美正以中國速度、中國力量綻放全球榮耀。
創辦了20余年的卡爾美,最初從事的是單純鞋服外貿代加工業務,隨著企業壯大,對于品牌的訴求也逐步強烈。這家原名為“遠祥”的代工企業先是成為卡爾美亞洲區代理,掌握市場規律之后,成功收購西班牙知名品牌卡爾美成為最大股東,8年時間蹚出一條獨屬泉州企業的制造品牌彎道超車之路。
當前,卡爾美與英超足球俱樂部沃特福德達成合作協議,從2020—2021賽季開始,卡爾美將連續4年成為沃特福德的官方技術合作伙伴。該協議所涉金額將達到沃特福德隊史之最。沃特福德將成為歷史上第一家身著卡爾美球衣的英國職業足球俱樂部。“沃特福德是卡爾美未來5年足球戰略的重要一環,我們希望到2025年,卡爾美能成為世界足球領域的頭部品牌。”卡爾美總經理柯永祥說,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達成合作,比往常更具意義,“這代表了卡爾美對足球運動的初心和信心”。
成建制
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接近翻番
作為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國家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全國網商集聚區、福建省最大的網絡零售聚集區和網貨供應地,泉州市積極為企業做好外貿進出口服務,指導幫助現有企業拓展新興市場,進一步打造市場采購貿易和跨境電商高速跑道。今年前5個月,全市外貿進出口98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1.9%,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接近翻番,市場采購貿易和跨境電商等新業態表現搶眼,而且在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中進出口增速及出口增速均排名第一。
勇當建設家鄉的主力軍
佼佼者 源昌集團:在家鄉小鎮建成幸福新城
眼下,南安扶茂嶺十一小、六幼項目已基本建成,今年9月有望打開校門招生,極大緩解當地學齡前兒童的就學壓力。這兩個項目均為廈門源昌集團投資建設,該集團董事長侯昌財就是南安鄉賢。
這只是侯昌財建設家鄉的剪影。提起源昌集團就不得不提羅東鎮。正是有了侯昌財對家鄉的支持,羅東鎮成為一座醫院、商場、住宅等一應俱全的新城,近期高達210米的源昌銀河新天地地標式建筑也正式動工。在羅東昌財學村里,從幼兒園到大學、從硬件建設到軟件師資的對接及導入都有源昌集團的支持與協助。更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南安市慈善總會會長,侯昌財從企業創立之日起便熱衷慈善事業。按他的話說,做慈善越做越高興。他積極響應南安去年底今年初啟動的“大愛南安·慈善有我”主題“慈善一日捐”活動,在源昌集團的帶頭下,三葉集團、順景科技等多家企業緊隨其后將慈善的窗口向所有員工打開。“慈善不是一個人做的,需要每個人都來奉獻。”侯昌財說。如今,源昌集團將每年冬至設為企業慈善日,同期啟動員工慈善專項基金。以慈善為企業文化核心的源昌集團20多年來已累計捐款超10億元,其中大部分流向了家鄉泉州南安。
成建制
十大同心工程五年捐贈近百億元
泉州民營企業及企業家始終愛國愛鄉,廣泛參與到同心抗疫、同心助醫、同心助學、同心安居工程、同心助力脫貧攻堅、同心泉州健康行、同心教育基金會、同心就業促進行動、同心捐書行動、同心服務站等十大同心系列工程,與泉州統一戰線其他成員一道“永遠跟黨走、同心為人民”,僅過去五年里就捐贈了近100億元資金,為家鄉建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