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港口條件優越,海洋資源豐富,發展海洋經濟優勢明顯。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2015—2020年,泉州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步伐,海洋生產總值保持高速增長,占GDP的比重均超過25%,年均增長11.5%,高于GDP增速4.3個百分點。
“海上泉州” 初露崢嶸
泉州網7月15日訊 (記者謝曦 通訊員黃德彥)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港口條件優越,海洋資源豐富,發展海洋經濟優勢明顯。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2015—2020年,泉州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步伐,海洋生產總值保持高速增長,占GDP的比重均超過25%,年均增長11.5%,高于GDP增速4.3個百分點。
“十三五”以來,在市級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的帶動下,100多個海洋經濟建設項目持續發力,海洋產業加快發展。
海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累計25個海洋科技項目列入省、市級科技示范專項,實施11個省級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范項目,建成華僑大學“臺灣海峽抗血栓纖溶酶基因庫”科研平臺等省級重點實驗室,形成石獅市海洋生物科技園區等一批海洋科技產業聚集園區。
臨港石化帶動作用明顯。泉港、泉惠石化基地已建成為擁有2900萬噸/年煉油、210萬噸/年乙烯和160萬噸/年芳烴產能的國內先進石化產業基地,其中,煉油、乙烯生產能力居全國城市前列。全市形成石油化工、建材家居、機械裝備、紡織鞋服、電子信息、健康食品等六大優勢產業集群,海洋資源優勢逐步轉化為經濟優勢、高質量發展優勢,2020年我市石化產業產值達3000億元,占全省72%。
海絲經貿平臺建設穩步推進。泉州綜合保稅區、晉江陸地港、泉州購跨境電商平臺、中興海絲路跨境電商服務平臺等平臺建設持續推進,國際郵件互換局兼交換站獲批設立,晉江陸地港成為全國業務量第二的國際陸港。
以海洋旅游業、海洋石化、海洋交通運輸業為龍頭,泉州海洋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石獅市、晉江市先后獲評省級海洋產業發展示范縣(市、區)。祥芝、深滬、崇武、誠峰、東埔等5個漁港經濟區列入全省首批8個漁港經濟區建設規劃。
據悉,我市將大力建設“海上泉州”作為深入開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和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發展“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戰略部署的重點工作。堅持陸海統籌,向海進軍,著力完善“一核兩翼三帶”的格局,做大做強海洋生物加工利用產業鏈、綠色石化等臨海工業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海洋新興產業,打造現代化智慧港口和高品質濱海旅游城市,深化海洋生態綜合治理,實施一批重大海洋經濟項目,推動市縣合力打造現代灣區,高質量建設“海上泉州”。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