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當前與未來中國的一項重要發展愿景,但當前一些制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短板依然存在,如何進一步補齊短板、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是今年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十分關注的議題。
產業“特色”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愛力看來,當前,多部門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出臺了不少措施,也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在深入基層調研中他發現,一些制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短板依然存在,包括農業發展上仍存在“銷售難”“融資難”“物流難”三大難題。
針對這些問題,劉愛力認為,要充分利用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等現有資源,高質量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同時,還可以央企為載體,打造集農產品銷售、倉儲物流、金融服務等為一體的社會化專業化服務平臺,進一步暢通城鄉產品物流配送,完善供應鏈金融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市長擺向陽指出,從現實層面看,中國各地資源稟賦不同,產業發展更應注重因地制宜。各地在推動產業振興的同時,應有針對性地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更好地帶領民眾走向致富路。
人才“借力”
鄉村振興,興的是村,靠的是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基層面臨人才力量短缺、后備力量不足等問題,制約了鄉村的進一步發展。
在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學院教授茹振鋼看來,鄉村振興要更多地借“能人”發力。近年來,中國鄉村涌現出一大批致富帶頭人、鄉村“能人”,這些“能人”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探索的成功經驗,可以更好地為“后來人”學習借鑒。
同時,針對這些“能人”群體,他認為,可進一步著重培訓相關知識,“一個人掌握了優質高產生產的技術,就能給幾百畝、上千畝土地提供技術”,鄉村振興人才多了,后備人才隊伍力量自然也就能夠接續并強大起來。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支撐。”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同樣認為,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要更好地發揮“能人”的作用。在他看來,“農村經濟帶頭人”是鄉村人才的關鍵少數,加強對這類群體的培育,是撬動鄉村振興的有效支點。
劉永好建議,應該發揮好政府引領作用,深化政校企合作,定期舉辦鄉村人才振興論壇,邀請專家、學者、企業家共同研究探討,形成聯動機制。同時,通過搭建“農村經濟帶頭人”人才庫,加強面向"農村經濟帶頭人"的職業教育,培養一大批愛農業、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高素質“農村經濟帶頭人”。
文化“滋養”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僅要物質豐足,精神上也要得到滋養。但擺在面前的鄉村文化建設問題依舊突出,文化設施薄弱、文化氛圍不濃等難題亟待擊破。
全國政協委員、知名藝術家舒勇指出,文化振興是解決新時代城鄉文化發展不均衡、實現鄉村居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舉措。在以往的鄉村文化建設中,主要依靠的是政府力量,而對民間力量的作用重視不夠,這既浪費了寶貴的民間資源,也影響了鄉村文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舒勇對此建議,通過鼓勵民間力量舉辦鄉村文化藝術活動,興辦鄉村文藝類場館、開發鄉村文旅特色產品等,調動市民、村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釋放鄉村文化藝術活力。在此過程中,農村民眾文化素養可進一步增強,鄉村文旅產業也能夠得到升級提質。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