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提振企業信心,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市政府出臺《泉州市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水平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
目標任務
到2026年,促傳統產業煥新,促新興產業培育,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速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總量達到40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2.2%以上,規上工業企業有研發經費投入的比例達到45%以上,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4000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經費突破120億元,推動晉江邁入研發投入超百億縣(市),培育機械裝備、紡織服裝等一批研發投入超50億元的產業,培育研發投入超億元企業30家以上等。
圍繞
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增量提質
激勵科研院所研發創新
3方面提出11條政策措施
突出“增投入”
提出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5條措施
涵蓋研發獎補、機制、輔導等5方面,其中亮點政策3條。
設立規模超過1億元的企業研發投入獎補資金,用于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并根據我市全社會研發投入實際情況調整優化。
鼓勵企業牽頭建設創新聯合體,其購置科研儀器設備給予最高1000萬元貼息補助;對年度研發經費投入超過1000萬元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自主立項的單項實際投入資金100萬元以上的研發項目,視同市級科技計劃項目。
對企業申報享受政策審慎包容,簡化申報流程,加強事前指導服務,科學規范開展監督檢查,核查面控制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最低標準。
突出“強主體”
提出支持高企增量提質3條措施
與創新大會出臺的鼓勵高企政策相銜接、補充,形成了從“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高企認定獎勵”“小升規、規上高”獎勵到“培育龍頭領軍高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高企扶持政策鏈條。
聚焦“高變強”,著力培育領軍型高企,在全省率先對營業收入首次超過20億元、50億元的龍頭高企,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每上一個臺階獎勵一次、實施晉檔補差。
聚焦“高升規”,支持高企升規納統,對規下高企首次升級為規上工業企業,在全省率先再給予每家5萬元一次性獎勵。
聚焦“小升高”,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行動,鼓勵縣(市、區)對首次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獎勵,力爭每年入庫2000家以上,做大高企后備隊伍基數。
突出“提能力”
提出激勵科研院所研發創新3條措施
推動科研院所加快提質增效,賦能產業企業科技創新。其中亮點政策2條。
支持重大科技研究,我市科研院所在泉牽頭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課題,分別給予最高1000萬元、300萬元獎補,參照了省上獎補企業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政策;在全省率先對科研院所牽頭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給予一次性1000萬元獎補。
獎勵科研院所孵化貢獻,鼓勵科研院所聯合國有企業設立投資運營公司,推動院所通過自主知識產權科技成果作價入股、創辦孵化企業落地泉州,孵化企業認定為高企的,給予科研院所20萬元獎勵。
《若干措施》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與我市現行政策存在交叉重疊的,按照“就高不重復”原則執行。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