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位居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賦予了金融服務科技新的歷史使命。為貫徹落實去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和人民銀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座談會精神,我市積極發展科技金融,推動加快形成與科技型企業生命周期融資需求更相適應的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服務體系,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記者從人民銀行泉州市分行了解到,截至2024年3月末,泉州市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505.62億元,同比增長13.16%,高于各項貸款增速5.14個百分點。
銀行客戶經理走訪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徐清鋒 攝)
政策引導
優化科技金融發展環境
今年,人民銀行泉州市分行聯合國家外匯管理局泉州市分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泉州監管分局、泉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工信局、科技局開展科技金融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2024—2026年),提出要設立一批專營機構、創新一批金融產品、出臺一批支持政策,并在貸款增速、貸款占比等方面分年度制定階段性、可量化的目標任務,將科技金融發展情況納入民營和小微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評價等政策落實和監管評價范圍,推動金融機構強化金融資源與科技、產業有效對接、深度融合。
據悉,人民銀行泉州市分行用好用活貨幣政策工具,安排再貸款專用額度50億元和“科票通”再貼現額度30億元,利率僅1.75%,專項支持金融機構向高新技術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投放優惠利率貸款。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計發放專項再貸款和再貼現11.76億元,惠及科技型企業52家。
發揮合力
精準支持重點科技企業
記者了解到,人民銀行泉州市分行與泉州市科技局等部門建立了項目和企業融資對接工作機制,已累計推送全市3060家高新技術企業、252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等企業清單,并梳理匯編全市銀行機構支持科技型企業的特色金融產品,向企業宣傳推介,促進金融活水更多流向重點項目和企業。
多部門聯合發力,聚焦重點科技企業。去年以來,人民銀行泉州市分行聯合市財政局,推動泉州市技術創新基金政策落地,以2%的固定優惠利率向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和研發投入發放專項貸款。聯合市市場監管局用好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風險補償金政策,按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產生的本金損失的80%給予補償,對企業辦理專利權質押貸款按一年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30%給予貼息。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計發放技術創新基金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合計11.44億元。
此外,聯合市工信局、科技局等部門建立企業名單共享、銀企對接、政策宣傳、跟蹤督導的省級政策性優惠貸款工作機制。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計發放技改貸、科技貸、專精特新貸等福建省政策性優惠貸款33.33億元。其中,專精特新貸投放23.39億元,占全省29.2%,居全省首位。
用好平臺
帶動供應鏈科技企業融資
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以下簡稱中征平臺)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建成的動產融資基礎設施,通過集聚銀行機構、供應鏈核心企業等主體,充分調動產業鏈、供應鏈活力,釋放應收賬款數據要素價值。人民銀行泉州市分行積極發揮中征平臺信息撮合優勢,截至2024年3月末,依托中征平臺累計促成12家“專精特新”企業融資226筆、12.24億元。
泉州一家智能廚衛有限公司是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是省內首家與中征平臺實現系統對接的供應鏈核心企業——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牧廚衛)智能馬桶核心部件的供應商。受益于中征平臺系統對接融資服務模式,該公司已累計獲得融資8筆、718萬元。該公司林經理高興地說:“作為九牧廚衛的供應商,拿它的應付賬款申請貸款,只需要動動鼠標,在線向興業銀行泉州分行提交融資申請,當日就可獲批,全流程線上操作。”
量體裁衣
提高科技金融服務適配性
傳統抵押物不足導致的“融資難”是不少科創企業成長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晉江一科技公司是經營體育用品的科創型小微企業,因融資抵押物有限,傳統的抵押貸款模式難以滿足企業發展融資需求。轄區金融機構在獲知該科技公司的情況后,第一時間為企業開展“技術流”畫像評價,并依據評價結果為企業提供了信用貸款2000萬元,保障了企業快捷獲取資金,開足馬力生產。
類似“技術流”這樣對科創企業而言適配性強的評價體系,各金融機構正在逐步應用。據了解,人民銀行泉州市分行推動轄區金融機構創新“技術流”評價體系,相對于銀行傳統以企業財務狀況為依據的“資金流”評價體系,“技術流”評價體系著重考察企業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發明專利密集度、科研團隊實力、科技資質、科技創新成果獎項等科技創新能力,涵蓋8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并根據指標分值,給予企業“技術流”評級,推動科技創新在金融領域的信用化。
人民銀行泉州市分行在科技金融服務能力提升行動中,明確提出金融機構要圍繞“專”字做文章、優服務。據介紹,目前,轄內金融機構已設立8個科技金融事業部(中心)、4個科技金融專營(特色)機構,并設立專業的經營管理團隊、專項考核激勵機制等,推出善新貸、易創e貸、科技易貸等20余種科技金融拳頭產品,探索差別化管理模式。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