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首屆中國(安溪)全球茶產業碳中和發展高端對話”在福建農林大學安溪校區舉辦。本次活動集結了政產學研用各領域的領導和專家,旨在匯聚碳中和板塊和茶界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探索碳中和茶產業發展路徑,結合安溪茶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凝練出“安溪模式”并在國際上推廣,進一步提升安溪鐵觀音國際影響力。
本次活動系第二屆“泉州人才節”配套系列活動,在“國際茶日”及“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獲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兩周年之際,安溪以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及開發利用為切入點,深入探討碳中和茶產品認證試點的技術瓶頸,探索碳中和茶產品認證路徑。
“在安溪茶產業發展進程中,生態始終是最鮮明的底色。”安溪縣人民政府縣長劉永強在致辭中介紹,安溪堅持“天、地、人、種”完美結合,致力構建“縣域大生態、茶園小生態、土壤微生態”種植環境。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早在2021年,安溪就與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合作共建“茶產業碳中和研究院”。此次首屆中國(安溪)全球茶產業碳中和發展高端對話在安溪召開,國內外專家學者、商界精英傾情參與、歡聚一堂,共赴低碳之約、共話茶業未來,必能碰撞出更多的“金點子”,為安溪推進茶產業碳中和發展提供更多新思路、找到更多新路徑。
福建農林大學校長蘭思仁在致辭中表示,福建農林大學高度重視服務“雙碳”戰略目標,充分發揮學科、人才、平臺的優勢和辦學特色,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職責使命同“雙碳”戰略需求結合起來,集聚優質資源力量,構建形成了農林大特色的碳中和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體系。此次活動以“茶產業碳中和發展”為主題,圍繞雙碳政策、氣候變化、茶產業低碳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前沿熱點進行專題研討,非常有意義,將進一步促進各單位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動茶產業碳中和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農科院環發所副處長劉赟青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農科院環發所旗下的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研究中心,著力打造一流的戰略宏觀決策咨詢平臺和技術研究體系,為農業農村部等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等提供政策建議、技術支持與決策咨詢。此次論壇,圍繞聯合國糧農組織倡導的全球茶產業低碳發展研究項目、中國低碳發展戰略、安溪鐵觀音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當地傳統知識挖掘與農業文化遺產開發利用、中國生態低碳茶認證實踐、氣候變化與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等進行充分交流,將為我國茶產業低碳發展提供切實科技支撐。
活動中還進行了環發所茶產業碳中和研究院揭牌儀式、環發所茶產業碳中和研究院聘任儀式、環發所茶產業碳中和研究院基地簽約儀式、“黨建+666”支部共建行動簽約儀式、“茶產業碳中和”示范行動倡議、碳中和茶葉標準制定啟動儀式、安溪茶園碳中和研究成果初報。
據悉,此次活動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提供項目技術支持,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福建農林大學及安溪縣聯合主辦。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