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傳統產業»正文

新田野 新希望 在“縣強、鎮興、村富”中打造城鄉融合泉州樣板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24-08-26

新田野 新希望

在“縣強、鎮興、村富”中打造城鄉融合泉州樣板

2024年上半年的泉州經濟成績單里,有兩個“快于”富有深意: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2.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增速快于城鎮居民1.7個百分點。

這背后,是泉州廣大農村發展潛力的激活,是城鄉資源要素的雙向流動,是城鄉收入比的進一步縮小。

 



洛江區虹山鄉田園風光美景 (虹山鄉 供圖)

鄉村振興戰略中,泉州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比例超45%,賦權經濟發達鎮事權近6000項,激活了農村沉睡的資源,也帶來豐厚的收益。數據顯示,全市茶、果、菌、菜、畜等10個優勢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超2000億元;誕生2個農業產業“百億強縣”、15個“十億強鎮”和24個“億元強村”。

遵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城鄉融合的更高要求,泉州將田野更新,將希望更新,市、縣、鎮、村四級聯動發力,力求全面振興——

市統籌,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圍繞“四大行動”,聚力實現“縣強、鎮興、村富”的城鄉融合新樣板,泉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70%;

縣突破,強化黨委政府“一線指揮部”作用,系統謀劃全流域、整區域推進田園風光建設,10個“一縣一溪一特色”田園風光示范片區成為縣域綜合示范的新抓手;

鎮問路,在全省率先探索以整鎮推進為主戰場,按照“農業生態型、城鄉融合型、工貿帶動型”差異化推進,構建“強鎮引領、以鎮帶村、連村成線、村興民富”的新格局;

村串聯,146個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扎實推進示范創建重點任務,啟動美麗田園建設整村推進,形成“培育一批、影響一片”的新輻射。

全市謀劃,下好“大棋局”,城與鄉成為發展共同體

立政之本則存乎農,推進現代化發展,要下好鄉村振興這盤“大棋局”。泉州以全局謀一域,以政策促行動,以規劃推建設,以改革助發展,讓城與鄉成為協調發展的共同體。

系統推進,靶向施策。泉州先后出臺《泉州市2024年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工作方案》《深入開展“千村示范引領萬村共富共美”工程 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泉州樣板的實施意見》《泉州市“抓項目促發展”鄉村振興專項2024年行動方案》《泉州市2024年高標準農田“連片整治·千畝良田”示范片建設實施方案》等8份政策文件或工作方案,從源頭厘清發展思路。示范村梯次創建行動、示范線整合提升行動、示范鎮整鎮推進行動、示范片區融合發展行動等“四大行動”,美麗河道、美麗田園、美麗村莊、美麗經濟等“四美”工程,在城鄉同步推進,重點任務和項目有清單、有抓手。

全域規劃,優化空間。為促進城鄉要素雙向融合,泉州強化縣域國土空間規劃對鎮村等空間布局的統籌,構建“三帶多支點”(區域功能集聚帶、沿海戰略發展帶、北部戰略輻射帶)新型城鎮化布局。當下,7個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通過省政府審批,1227個實用性村莊規劃獲批復,2046個村莊分類工作完成,泉州在調整優化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的空間布局中,守牢糧食安全底線,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深化改革,釋放動能。農業農村改革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法寶,泉州落地全省首個農村產權流轉全程電子化“一網式”交易平臺,構建了以市產權交易中心為主體、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統一市場體系。推進晉江市、德化縣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全國試點工作,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利益最大化。率先在全省出臺農村村民集中建房工作的實施意見,解決部分村民住房無地可批的問題。首創“糧—菜”輪作旱稻生產模式、高標準農田“連片整治”,為賦能土地提供了更多樣本和實踐經驗。

縣域統籌,走好“特色路”,全力突破城鄉二元結構

縣域一頭連著城、一頭帶著鄉,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基本單元,也是以城帶鄉的第一線。泉州有晉江、石獅、南安、惠安、安溪5個縣(市)進入全國百強縣行列,縣域經濟充滿活力,為城鄉融合打下堅實基礎。

打造具有縣域風貌的標桿片區,推動“一縣一溪一特色”田園風光示范片區建設,成為突破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突破口。泉州出臺“一縣一溪一特色”田園風光建設2024年行動方案以來,系統謀劃10個示范片區,建立晾曬比拼考評制度,目前已實施項目137個,完成投資8.68億元。10個縣(市、區)、106.1公里河道、4.77萬畝耕地、64個村莊,在這場比拼中全力打造縣域綜合示范樣板,各美其美、各領風騷。如今,漫步南安市水頭鎮樸一村南港農業公園道路兩側,流水潺潺,果蔬琳瑯,生態田園風光盡收眼底,這是南安市“一縣一溪一特色”項目“稻夢空間”節點的核心區。不遠處的大盈溪流域田園風光建設項目,則以“一廊兩核十村十點”為空間結構,串聯起沿線萬畝“美麗田園”和10個“美麗村莊”,全域“美麗經濟”串點成線、蝶變成景。

走好縣域特色路,為產業振興拓展了空間、催生了活力。石獅立足城鄉高度融合發展、城市化水平高的優勢,推行“四五六”全域共富模式,實施“構建共同富裕先行區”擂臺大比拼活動,形成“全域一體、強鎮引領、融合發展、村興民富”的鄉村振興新格局。“一城三山半面海”的惠安依托自然資源稟賦,做好農文旅融合文章,通過盤活農用地、建設用地和低效用地,打造“山線”“海線”“紅線”3條農旅融合示范帶,實現區域產業發展、景觀風貌連片提升。

從晉江打造共同富裕縣域范例,石獅構建共同富裕先行區,到南安創建全域和美鄉村,安溪打造新型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從惠安深化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創建,永春創建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到德化打造“環戴云山”綠色經濟產業區域聯盟……富有特色的縣域發展之路,正撬動城鄉齊頭并進。

整鎮推進,緊抓“牛鼻子”,搭建城鄉互補的新橋梁

鄉鎮上連縣、下帶村,內聚要素、外拓市場,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樞紐,是推進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一環。

泉州在全國率先提出“鄉村振興整鎮推進”重大舉措,133個鄉鎮按照城鄉融合型、工貿帶動型、農業生態型分類培育,搭建城鄉互補的新橋梁;制定“五好”評價體系,構建“強鎮引領、以鎮帶村、連村成線、村興民富”的鄉村振興新格局。

產業的“大集中”,帶來了人口的“大轉移”。作為城鄉融合型城鎮,德化縣潯中鎮立足“大城關”,試點推行以鎮帶村、村級抱團的“鎮級國企+強村公司”發展模式,實施“連片帶富”“百萬村財”專項行動,產業集聚效益逐步凸顯。據統計,自1978年以來,德化縣城區常住人口從不足1萬人增加到26.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8.8%,城關建成區面積從不足1平方公里擴大到30.8平方公里。

如何探索以工貿帶動經濟發展的道路,石獅市祥芝鎮給出了“一港兩灣三園區”的發展思路。全鎮立足海洋經濟基礎和工貿內驅優勢,打造“一港兩灣三園區”,以工貿帶動強勁內驅,形成集修造船、海洋捕撈、水產品交易、冷凍、加工以及海洋培訓為一體的漁業產業鏈,“工貿+漁旅”融合的“2+2”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農業總產值達30.87億元,海洋經濟全產業鏈產值超100億元,漁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萬元。

行走在南安市蓬華鎮街道上,與一座巨型臍橙造型的“橙堡”不期而遇,“橙色風暴”正吹遍小鎮的山頭果園、道路街巷和千家萬戶……近年來,蓬華鎮細作山區農文旅,立足“農業產業強鎮、生態旅游名鎮”發展定位,深耕“三美五換”,以“蓬橙+”項目包為抓手,探索以項目共建富美產業、從細節打造秀美風光、用共治建設和美鄉村的創建路徑,串起綠色產業鏈,實現產業興旺、農民增收的高質量發展。

從2021年出臺《泉州市鄉村振興整鎮推進的指導意見》至今,經過三年的積累,泉州市整鎮推進鄉村振興模式愈加成熟。目前,30個整鎮推進創建鄉鎮共實施項目361個,完成投資20.24億元;40個整鎮推進“五好”鄉鎮完成投資46.78億元,13個鎮入選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

鄉村示范,創建“輻射帶”,實現城鄉集體個人雙向奔“富”

“一子落”才能“滿盤活”,“點”上開花,讓示范引領集聚動能。泉州結合現代農業發展布局和“和美海絲僑鄉”建設,堅持“以點串線、以線成帶、以帶促面”,聚力打造示范帶,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扎實有序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走具有泉州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泉州鄉村振興“十大行動”明確了121項鄉村振興重點任務及8個牽頭市直部門,推動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共實施項目576個,完成投資3.3億元,46條鄉村振興示范線共實施項目269個,實現投資3.88億元。

邁向共同富裕,是鄉村振興的落腳點。生態宜居、農旅融合、鄉村善治、一村一品、傳統村落、民族團結、鄉建鄉創、和美僑鄉、美麗海島……全市146個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通過不斷摸索鄉村共富新路徑,依托資源優勢,確定主導產業、融入多種業態,擁有200多個各類主導產業,實現年總產值超20億元,村集體經營總收入達1.37億元,“千村未來、萬村共富”的美好圖景愈發清晰。

立足地方特色,鄉村的土特產也能結出“致富果”。在惠安縣崇武鎮五峰村,當地打響魚卷金字招牌,采取龍頭產品拉動模式,大力推動崇武魚卷的生產、加工和銷售,通過魚卷產業關聯海產品生產、運輸、銷售等,帶動周邊農戶380多戶,實現項目區內農戶人均收入在3萬元左右。擁有500多年漆籃文化的永春縣仙夾鎮龍水村,通過做強漆籃產業,發展特色文化研學,做活鄉村旅游,帶動380多人家門口就業,推動漆籃年產值達2000多萬元,并培育各級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數十名。

凝聚社會力量,繪就共富“同心圓”。“將自己的余生和最優秀的作品留給故土,留給泉州。”安溪縣金谷鎮,雕塑家陳文令自費出資建設集旅游觀光、運動休閑功能于一體的公益性鄉村藝術公園金谷溪岸,“網紅效應”成功轉化為“網紅經濟”。晉江市溪邊村,全國政協常委、寶龍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健康先后捐贈1.25億元用于支持美麗鄉村建設,全村人住上了“小別墅”;推動溪邊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盤活所有土地,有效實現村民、村集體雙增收。

據統計,泉州引導組建128家“強村公司”,實施864個村企合作項目,去年新增百萬村財村112個(總數達325個),全市建制村村財均達20萬元以上。農民錢袋子越來越鼓,城鄉供需循環越來越通暢,新時代的農村充滿希望,城鄉融合的泉州樣板寫滿未來。

責任編輯:蘇慧敏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一级在线免播放观看 | 伊人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 | 亚洲va在线天堂va欧美va | 丝袜精美视频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播 | 限制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