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福杰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福文
隨著國際經濟形勢不斷惡化,人民幣升值和勞動力、資源等成本的上漲,德化縣許多陶瓷企業面臨生存的壓力,甚至有許多企業表示難以為繼。然而,德化福杰陶瓷有限公司在今年并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在“二次創業”中大顯身手。
越是危機越要有科技創新
“現在的經濟形勢都較差,但越是危機,就越要有科技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總經理林福文拿出了自己研發的新產品——特種陶瓷軸承。
據介紹,這種陶瓷軸承無須加機油,用1700多度煅燒而成,具有耐磨、耐高溫、耐腐蝕、硬度強、彈性系數大和無污染的特性,使用壽命是鋼或鐵的十倍,溫度降低35%-60%,分為混合陶瓷軸承和全陶瓷軸承兩種,能廣泛用于高科技產業和特種行業中,如航空、航天、航海、石油、化工等。
陶瓷軸承是該公司采用產學研模式,通過與福州大學材料科學和工程學院、浙江海寧陶瓷科技公司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針對特種陶瓷的技術創新難題,聯合福州大學材料科學和工程學院、浙江海寧陶瓷科技公司進行兩年的技術攻關,投資幾百萬元研發的成果。“將來開拓了市場,一年銷售一兩億元沒有問題。”林福文對此信心滿滿。
說到科技創新,也讓林福文得意的是鈦金、鈦銀系列餐具、茶具。去年8月投產以來,始終在熱銷,最近正向高級餐具、星級酒店餐具進軍,山西省最大的“鄂爾多斯”等多家五星級酒店指定要福杰公司的產品。
“這就是科學創新的結果。”談起這一系列何以深受國內外客人的喜愛,林福文一語道出“天機”。
越是不景氣越要走市場化之路
去年和今年“6•18” 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上,福杰陶瓷有限責任公司的氧化鋯陶瓷首飾在泉州展館亮相當天,立即吸引眾多客商駐足流連,嘖嘖贊嘆。
在該公司的展廳中,可以見到堪稱“陶玉”的陶瓷首飾,只見這些首飾作品鏡面效果如行云流水、色彩瑰麗,佩在指間、耳上、手腕、頸項,有一種舒涼的美感,精美絕倫。
據林福文介紹,陶玉首飾是該公司與陶瓷學院多名陶瓷專業和材料工程專業的教師合作研究,經多年探索研發的新產品,使用高性能的氧化鋯ZrO2為主材料并加入納米陶瓷粉體,經1400多度煅燒而成。福杰公司提升高科技的含量、綠色保健的理念,使陶瓷在科技與裝飾領域里闖出了一條新路。
目前,林福文已經注冊了“碧莎”這一品牌,并且在義烏、山東、北京、上海已經完成代理商的洽談,只待下一步授權。“市場越是不景氣,越要走市場化之路。”林福文這樣告訴我們,他同時已經著手陶瓷首飾品牌化經營的各項工作,爭取在全國各地設立經銷網點、連鎖店。
就是這樣,福杰公司通過不斷進行技術轉型升級創新,調整經營策略,進行二次創業,走向市場。“在未來的幾年內,公司將逐漸放棄原有的日用陶瓷、工藝陶瓷等傳統陶瓷的生產,專注于特種陶瓷和功能陶瓷的開發創新,增加功能陶瓷的市場占有份額。”林福文說出了他的構想。
想做大做強就要引進人才
在公司的5樓車間里,工人們正忙著安裝和調試新進的兩條特種陶瓷生產線。
“這些技術員都是外地來的,我們德化這樣的人才奇缺。”林福文坦言,要做大做強企業,就要引進人才,留得住人才。”
由于整個項目科技含量高,設備先進,公司高薪聘請了40多人的科技人才隊伍,而這40人年產值可達5000萬元以上,真正做到用越少的人員創造更多的價值。同時,公司把舊廠區改造成職工宿舍和生活與休閑場所,盡量讓職工生活、娛樂有保障,提高職工的福利,從而留住人才,為公司服務。
“這兩條生產線月底將進行試生產,這將是德化陶瓷革命的一個標志。”技術總監兼廠長的楊本軍介紹。他也是外地技術工人的一員,看到福杰公司的發展前景廣闊又有前瞻性,他下定決心與林福文合作,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負責技術把關和現場技術管理。
據林福文介紹,公司現有職工235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有75人,具有較強的科研開發能力。
“有這樣強的人才隊伍為后盾,相信福杰的明天會更好!”林福文堅信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