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泉州市農機管理總站下發《關于促進泉州市農機專業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實施意見(試行)》(泉農機[2013]7號)文件,扶持泉州農機合作社的發展。
今年起,每個縣(市、區)每年應整合創建1~3個農機專業合作社。為鼓勵農機合作社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每年開展全市性示范社創建活動,對于評上部級、省級和市級示范社的,分別給予6萬元、4萬元、3萬元的支農資金獎勵,切實做到政策上扶持、項目上傾斜、資金上保證。
目前,泉州市季節性、常年性的農機服務隊有300多支,但農機合作社僅有28家,既有“稻客”這樣的專業服務隊,也包括機械化程度60%以上的種養殖合作社。文件提出,要在整合規范現有合作社的基礎上,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總數達80家,其中農機服務作業面積達到萬畝以上的30家。
農機專業合作社,作為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新生力量,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表示,農民專業合作社廣泛分布在種植、畜牧、農機、漁業、林業、民間傳統手工編織等各個產業,在組織農戶開展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引領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組織載體作用。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了農戶間的聯合與合作,已經成為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的突出亮點。實踐證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既堅持了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地位,又實現了農戶間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促進了小農戶與各類市場經營主體的有效對接,以及農業生產資源和經營要素的優化配置,成為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