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萬物競發,經過17年長跑的泉州開發區又一次來到了發展的十字路口。市里轟轟烈烈展開的“增強憂患意識,推動長遠發展”大討論活動,令開發區人民繃緊了神經,經過一番成熟的對比與思量,一番醞釀多年的轉變提升、產業集聚發展的大作即將呈現于世人眼前。
五年再造一個開發區
路在何方?轉變提升。下一步,泉州開發區提出要圍繞“突出轉型升級,著力產業集聚”,繼續把握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著力突破體制約束,著力發揮國家級開發區的優勢,不斷突出園區功能,推進園區深度開發,爭取五年再造一個開發區。
回望風云激蕩的2012年,既是開發區16年高速發展的收獲之年,亦是轉變思路、再謀發展的重要年歲。去年,開發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91.57億元,比增14.59%;完成財政總收入14.5億元,比增11.4%,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平穩較快發展。良好的成績并不會使開發區人減輕憂患意識。他們清醒地認識到,經過建區以來的較快發展,開發區發展遇到了土地空間、體制機制等發展瓶頸,開發區往制造業、增量發展潛力受到限制。對此,開發區堅定轉型發展決心,將發展方向選擇在了產業轉型升級上面,提出要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以此克服空間限制,強化產業服務功能,為服務全市產業轉型升級發揮更大作用,產生更多效益。今年,開發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精神,按照“突出轉型升級,著力產業集聚”的工作思路,堅持政府轉變、企業轉型,抓住省、市支持開發區擴區發展的政策機遇,立足前期的工作基礎,加速擴區前期籌備申報等各個環節的工作步伐,努力實現新的發展。
啟動環獅子山商務圈項目
“環獅子山商務圈項目今年就將啟動,在此構建產業轉型發展平臺后,該片區的稅收產出將可能實現由三千萬到十幾億的飛躍。”泉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朱啟平指出,不久的將來,這里將上演一場轉變提升、增產增效的大戲。
換個思路,海闊天空。除了大力推進環獅子山商務圈項目建設外,開發區今年將加快轉型升級推動產業集聚,根據修編后的清濛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推動工業、研發設計、文化創意、商貿、社會事業等合理布局,并對清濛園區未開發利用、低效利用和閑置的土地、廠房資源進行轉型改造,以收儲、合作、租售等方式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保險、商務服務、文化創意等高附加值生產性服務業,大力推進環獅子山商務圈項目、圣弗蘭小鎮片區、沿主干道都市商貿服務集聚區項目建設,推動清濛園區實現現代服務業新集聚。
以變,謀得產業集聚加速,以變,謀得擴區提升發展。按照老區升級,新區拓展的既定思路。官橋園區作為清濛園區傳統產業制造環節轉移的基地,以及泉州開發區新一輪發展的載體,今年將大力推進土地征收工作,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園區對外連接道路建設,盡快完善招商入駐基本條件,推動項目盡快開工投建,形成產業集聚,產生規模效益。同時,將致力完成汽車基地首期閉合區的場地平整和道路貫通,完善基礎配套,推動銳馳二期等項目盡快投建投產,力爭實現西虎公司生產車輛500臺、銳馳公司液晶模組項目投產。
以利好政策促金融發展
不期而遇的“金改”與“綜改”政策利好,成為泉州開發區金融發展的絕佳契機。
今年,泉州開發區將全面對接興業證券公司,大力推動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泉州運營中心建設,并充分發揮泉州股權融資服務中心服務功能,積極參與泉州高新區申請“新三板”擴容試點,構建多功能融資服務平臺,優化上市服務,聚攏資本市場要素資源,全面增強對企業融資服務能力,力爭引進20家以上股權投資機構及中介機構,推動全市20家以上企業到場外交易市場掛牌融資,力爭推動開發區2家企業上市融資,2家企業向證監會上報IPO申請材料。
建設城市化載體和平臺
在加快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化的同時,泉州開發區積極建設城市化載體和平臺。今年,泉州開發區將按照“園城互動”的發展格局,對接晉江北部片區改造和田安大橋建設,打通清濛園區東向、南向新通道;對接南迎賓大道拓改,啟動崇宏街兩側和南迎賓大道交叉口改造工程,打造園區新門戶;推動與南環路相連的吉泰路北延伸段規劃建設,進一步提升區位優勢;加快公園、綠地、職工文化活動中心等配套項目的規劃建設,完善園區城市功能配套,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來源:泉州開發區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