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濱江機械裝備制造基地被認定為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再次為園區里的小微企業爭取到了政策傾斜的曙光。據悉,被認定為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后,將得到省經貿委設立的獎勵資金,這筆資金將用于孵化和培育企業。
“我們今年還將繼續打造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將小微企業一家家扶持壯大,為裝備制造業培養一批批生力軍。”濱江機械裝備制造基地辦主任黃哲槐說,基地專門規劃了200畝用地,專門用來安置小微企業,目前入駐企業已有21家。
打造小微企業“共同體”
在黃哲槐的回憶中,我市裝備制造業里的中小企業的發展一度舉步維艱,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要地沒地,要資金沒資金,如同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嬰孩。彼時,在濱江基地,能獲得單獨供地的都是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大企業,為了照顧中小企業,基地便將一些不符合單獨供地條件的中小企業,作為一個整體,納入園區進行管理。
“小微企業如果不整合,就永遠只會默默無聞,甚至到最后消失都沒人知道。”黃哲槐說,通過整合,這些小微企業作為一個“共同體”,一方面方便基地集中提供服務,另一方面,以抱團的形式出現,可以得到大量的政策傾斜,遇到問題能夠及時解決。
抱團的效果立竿見影。基地根據企業需求,組織園區內8家中小企業聯保,并作為第三方進行擔保,為這8家企業貸到8000多萬元的資金。“企業之間互不認識,還款能力也不一樣,誰都信不了誰。通過基地的牽線搭橋,增加企業間互信,才順利貸到款項投入生產。”
去年11月30日,福建益川自動化設備股份公司在天交所掛牌,首開南企在天交所掛牌的先河。“益川能有這樣的發展,跟濱江機械裝備制造基地的幫助分不開。”益川總經理葉安源說,去年在準備到天交所掛牌期間,基地方面為企業提供了大量的服務,“要走那么多行政手續,還要忙生產,沒有基地的幫忙,我們不可能這么順利完成這些工作”。
被認定為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后,濱江機械裝備制造基地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黃哲槐說,省經貿委設立了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獎勵資金,將實行以獎代補的政策。“創業服務成績突出、入駐企業成長快、創業孵化成功率高的創業基地將得到獎勵,而獎勵資金又將用于孵化和培育企業。”
建立公共服務平臺
濱江機械裝備制造基地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腳步還在延續。黃哲槐告訴記者,接下來基地將跟市裝備技術學院打造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平臺將以基地為載體,服務南安中小裝備制造企業,當前1300多平方米的辦公場所正在裝修當中。
“這個平臺將從技術、人才兩方面服務中小企業。”黃哲槐說,平臺成立后,基地將跟福州大學等院校開展大學生進基地活動,畢業后由高校組織將學生派到基地服務一年,一方面為大學生提供實習的平臺,另一方面,為企業解決了人才短缺的難題。第二,基地將把行業里面的專家請來長期坐診,看企業有什么需要攻克的技術問題,為其提供咨詢服務。“此外,中小企業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將企業技術項目有償地交給高校去攻關。”
黃哲槐說,一直以來,南安制造業總體比較低端,科技含量不高,不少企業都是通過降低價格在市場上與對手進行競爭。要改變這種面貌,就必須提高企業生產的附加值,引進更多高層次人才。“中小企業服務平臺正是希望通過技術和人才兩方面,為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將低價競爭轉化為技術和人才上的競爭。”黃哲槐透露,這個公共服務平臺預計下半年就可以開始運作。記者 林超連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