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金改”方案的最大特色在于明確“實體經濟”取向,旨在通過改革探索,力爭走出一條具有泉州特色的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之路。為了推動泉州傳統產業高端化、成長型產業集群化、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化,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泉州一定要抓住“金改”機遇,奮發有為。
一、加大財稅扶持,激發金融活力
泉州民營企業眾多,其中小微企業占85%左右,而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小微企業難以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泉州“金改”任務之一就是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金融資源向小微企業傾斜。
小微企業信貸政策能否真正落實,關鍵在于金融機構有無內生動力,即其能否確實感受到發放小微企業貸款所帶來的政策實惠。為鼓勵泉州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要切實落實服務小微企業金融業務的優惠政策,對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貸款合同三年內免征印花稅,對小額貸款公司農戶小額貸款的利息收入免征營業稅,對以小微企業為服務對象、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免征3年營業稅等。此外,還可以對貸款給小微企業的金融機構提供貸款貼息補助、開辦費或業務費獎勵、擔保費或保費補助、風險補償資金等政府補助。
二、撬動民間資本,發展民間金融
泉州民間資本雄厚,本地民間資本加上外地僑資可能高達2萬億元,迫切需要借助金融改革發揮效應。泉州“金改”方案表示將推動民間投資多元化,目的在于促進民間借貸陽光化、規范化,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打通民間資本與實體經濟對接通道。
為有效滿足泉州小微企業和“三農”客戶的金融需求,可以采取股票、債券、基金等方式撬動民間資本。包括支持民間資本參股泉州銀行、泉州轄內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提高民間資本參股金融機構的回報;鼓勵民間資本根據有關規定發起設立或參股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加快典當行、融資性擔保公司、民間資本登記管理中心、民間資本管理公司等地方民營金融機構的發展和建設;鼓勵民間資本設立各類產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創業(風險)投資基金等,為科技型、成長型企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持等等。
三、加強信用建設,改善金融生態
金融改革要以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為前提,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泉州社會信用信息征集系統與信用中介服務機構的建設剛剛起步,個人和企業的信用信息尚未得到有效的搜集和評估。雖然泉州工商、稅務、海關和公檢法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統,人民銀行也有自己的征信系統,但各自為政、標準不一。泉州“金改”方案明確提出,要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信用市場監管,改善地方信用環境。
建立和完善泉州地區信用體系,重點在于建設個人和企業征信系統,整合銀行和有關部門的信用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和信息分割。泉州市政府要通過“金改”牽頭構建征信平臺和信息平臺,讓更多有效信息進入這一系統,實現信息的充分交流和共享,解決由于信息不對稱引發的資金風險、利率偏高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推進小微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提高企業誠信度。此外,加快建立失信懲戒機制,加大對非法集資、內幕交易和非法證券活動等非法金融活動的打擊和防范力度,切實為金融服務泉州實體經濟創造良好運行環境。童小琴
(作者系泉州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室副教授)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