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集團員工在屋頂安裝陶瓷太陽板。 本報記者 林熙攝
倒逼轉型
煤改氣,對于磁灶陶瓷業來說,著實是一場“大考”。
身為磁灶商會會長的吳聲團,同時也是晉江美勝建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而美勝公司自上世紀80年代初創辦以來,一直生產外墻磚。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談到煤改氣,吳聲團跟記者算了一筆賬:采用傳統的燒煤耗能模式,生產1平方米的外墻磚,能耗成本是1.8元;而采用天然氣,成本是3.3元。兩者相差1.5元。
吳聲團告訴記者,不要小看這1.5元,目前整個外墻磚行業已進入微利時代,利潤率不到10%,正是這小小的1.5元,幾乎將外墻磚行業所有的利潤都抹去了。
“大考”當前,磁灶的陶企該如何應對?
在華泰陶瓷董事長吳國良看來,長期以來,磁灶的陶瓷業耗能粗放、以量博利的發展模式,如今已經走到了盡頭,難以為繼。“即便沒有這場煤改氣,磁灶的陶瓷,也得轉型,不轉型,沒出路!”吳國良說。
事實上,自后危機時代以來,尤其是2011年底晉江宣布啟動煤改氣以來,不少磁灶陶企開始主動出擊,謀求轉型。
在華泰陶瓷新型太陽能陶瓷生產車間,5條成型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面對傳統外墻磚行業利潤式微的現狀,華泰主動對接中科院,引入太陽能陶瓷項目,大獲成功,產品供不應求,訂單雪片般飛來;
在丹豪陶瓷公司,公司投入數百萬元資金,攻克3D噴涂技術,解決了傳統外墻磚描繪難的難題,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大大提升了外墻磚的精致度和附加值;
在美勝建材公司,科研人員成功研發出“劈開磚”,并加速投產,拓展了市場空間;
……
與其被動等死,不如主動作為。越來越多的磁灶陶瓷企業行動起來,通過自主創新化解發展瓶頸與能耗困境。
“我們期望越來越多的磁灶陶瓷企業,能主動擯棄原來的發展模式,將發展重點轉向產業升級,奮力突圍,二次創業,闖出一片新天地。”吳聲團說。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