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鄭意凡)日前,“貫徹全國兩會精神 推動福建生態文明建設”大型宣傳報道采訪團走進泉州,市委書記黃少萍接受了專訪。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省里強調,要加快實現經濟發展的“綠色轉型”。黃少萍指出,作為工業大市、人口大市和生態大市,泉州特別注重資源集約利用、城鄉環境優化和生態資源保護相結合,堅持生態環保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規劃、同部署、同落實。現在,泉州正著力實施生態市“十二五”規劃,力爭到2014年建成國家級生態市,實現“升、降、穩” 的目標,即農民人均純收入超1.4萬元,服務業比重超40%,環保投資占比超3.5%;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單位GDP能耗繼續下降;森林覆蓋率、空氣優良率等繼續保持較好水平。
黃少萍指出,泉州民營經濟“二次創業”必須堅持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一要做好“加法”,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現代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小巨人”、海洋產業和特色生態農業。二要做好“減法”,促進資源利用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堅決淘汰落后產能。
“構建舒適、優美、和諧宜居的城鄉環境,是創建國家級生態市的題中之義。”黃少萍介紹,泉州將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新一輪城鎮化過程,中心城市注重凸顯“綠之城”、“人之城”,縣域大城關、重點小城鎮注重提升人居環境,“美麗鄉村”建設注重體現生態特色。青山綠水、藍天碧海、金沙銀灘,是全市人民的共同福祉。泉州將按照省委尤權書記的要求,把“百姓富”和“生態美”有機結合起來,在繼續做大做強民營經濟的同時,把環境保護好,努力讓山更綠、水更藍、空氣更清新,生態旅游品牌更響亮。
采訪中,黃少萍還談到,海上絲綢之路、各種文物保護單位等文化積淀,早已融進泉州的山山水水,我們在保護這些文化遺跡的同時,也要保護周邊生態環境,讓歷史遺存更具生命力。2013世界閩南文化節將于6月在泉州舉辦,歡迎海內外朋友前來親身體驗美麗泉州。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