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冷冷
本報訊 張坂木雕曾一度墻內開花墻外香,其銷售結構,通常是國外市場份額高于國內市場份額,今后這種局面有望被改寫。記者從業界了解到,目前不少張坂木雕企業的“觸角”紛紛從歐美、東南亞等國外市場以及臺灣地區等既有市場往國內回收,大力開發國內市場。
和很多門店、住家“三合一”的木雕企業相比,位于張坂的杰豐禮品有限公司有30畝地的廠房,是張坂木雕的新銳企業之一。
“我們公司運營十幾年了,原來做的是傳統木雕,做佛像等佛具用品。1998年前后,我們發現歐美市場對寫實的動物類樹脂禮品有很大的需求量,我們的產品隨之從木雕轉型為樹脂禮品,藝術是相通的,張坂的木雕雕刻工藝和作品造型也被我們應用到樹脂禮品領域。不過近年來歐美經濟下滑,讓我們開始更加迫切地考慮尋求新的市場。”杰豐公司蘇玉彬總經理介紹說。
近來,泉州臺商投資區扶植文創產業,規劃“張坂雕藝一條街”及閩臺雕藝文化創意園,張坂木雕企業成立協會抱團發力尋求集體轉型升級,讓蘇玉彬看到了國內的商機,該公司也積極爭取在“張坂雕藝一條街”及閩臺雕藝文化創意園的規劃版圖里尋找自己的位置
“做生意就是要隨波逐流,近年來歐美出口量有所下滑,外單有變少的趨勢,所以國內的訂單也要積極營造。藝術是相通的,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提高,市民對于家居審美和收藏等方面需求也在日益增長,所以我們認定在國內木雕類的家居擺件、工藝品、家具市場都大有可為。”蘇玉彬如是說。
除了從歐美市場轉戰國內市場,也有不少企業是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以及臺灣地區的市場基礎上逐漸滲透國內市場。鴻盛工藝廠老板黃鴻強就是例子,現在該公司有40%~60%的工人從做國外訂單轉為做國內訂單。“我們在馬來西亞、臺灣等地的老客戶有幾十個,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營銷模式,新客戶增加得并不多,而且臺灣地區對高檔次消費品的需求也比較少。相比之下,北京、上海等國內大城市對高檔次工藝品有較強的消費力,不過現在外省人想到買木雕工藝品,有九成以上的人會想到去莆田。張坂木雕專業市場的打造也許會讓我們遇到一個新的機遇。”
在機遇面前,該如何打造國內木雕市場?張坂木雕業界正在經歷一場“拓展市場”的頭腦風暴。蘇玉彬提出了“多元化、多系列化產業經營”以及“開發大眾潮流產品”兩條思路。而黃鴻強認為,張坂木雕還可以再往高端領域“頂一頂”。可以在原料上做文章,運用沉香木、香樟木等珍貴木材進行創作,增加木雕作品的收藏價值。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