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天空,清澈的桃溪水悠悠流淌,岸邊親水平臺被翠綠點綴,樹木林立、花草繁多,引來白鷺翩翩。近日,記者在泉州永春桃溪流域綜合治理示范段看到,傍晚時分,當地許多市民紛至沓來,納涼、休閑、散步,那份從容與愜意,讓人羨慕。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起詩人余光中去年底回家鄉時在桃溪吟詠的“清水一灣舞白鶴,風光兩岸映桃源”的美妙詩句。
打造生態景觀走廊
永春縣委書記林錦明說:“沿岸重點鄉鎮、重點河段整治,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力爭把桃溪流域治理打造成精品工程、百年工程,更好地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家住桃溪邊的桃城鎮花石村的顏老伯說:“以前這里是又臟又亂的荒灘,河水發臭,別說外地人,本地人也從不來這里玩。現在這里變成漂亮的公園,閑暇時來看看風景,吹吹風,好得很!”
作為晉江上游,桃溪流域的治理,不僅是永春人對生活環境的訴求,也是晉江下游數百萬百姓的迫切愿望,它將直接關系到下游山美水庫的用水質量。據介紹,去年初,永春縣委縣政府為保護晉江上游水源,將桃溪流域綜合治理列為“一號工程”,統籌規劃了121個項目,年度投資5.2億元。其中,縣城的桃城鎮至東平鎮示范段整治已取得初步成效。
應該說,桃城至東平段僅是桃溪綜合治理的一個縮影。在示范段綜合治理初步成功的基礎上,該縣將按照“為下游百姓送上一泓清水,為環境改善、生態提升提供一個保障,為展示歷史文化風貌騰出一片空間,為經濟社會發展開辟一方天地,為沿岸居民宜居宜業構筑一道風景”的愿望出發,加快整條流域的全方位建設。根據計劃,永春將在3年內投入30億元資金,建設桃溪堤防67.4公里、堰壩24座、污水處理廠6座、配套管網120公里、綠地公園2500畝,新建、改造道路250公里、橋梁20座,實施人工濕地景觀工程和干流重山綠化等工程,將桃溪打造成一條環境優美的生態景觀走廊。
公園體現文化特色
如今,漫步在桃溪留安橋至鴻安橋兩側,溪畔潺園、鄉愁寄園、白鶴廣場、樟香桃苑4個公園已呈現在眼前,這些公園不但充溢著當地的文化特色,而且在綠樹的種植上也十分講究。住建局園林管理的負責人對記者介紹說,沿岸栽植的花木多達100多種,主要有香樟、桃花、尖葉桂、水松、大花紫薇、黃花風鈴木、雞冠刺桐、紅花紫荊等。僅綠化部分的投資總額就達2000萬元。
據介紹,去年,桃溪流域沿岸整治出了4000多畝土地,縣里僅用了7000萬元,就撬動了5億元的治理資金投入。桃溪流域綜合治理將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當地百姓安居樂業,依水而居、依水而生,永春版的“清明上河圖”已勾出了輪廓。
記者采訪時,遇到一外地考察團前來實地考察取經。桃溪流域的綜合治理,已成為永春城建和人文景觀的一張名片。桃溪流域綜合治理指揮部辦公室薛鵬說:“今年流域綜合治理所涉及的水利工程、污染治理、城市建設、家園清潔行動、美麗鄉村建設等,繼續全方位推進,未來的桃溪流域將會是一條‘黃金水道’。”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