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陳埭鞋都路上,每天下午三點左右便開始擁堵:各種型號的貨車載著品類各異的鞋材貨品從這條路上的中國鞋都專業市場開往周邊地區的鞋企。從中國鞋都專業市場2005年4月19日第七屆晉江鞋博會開業至今,這種情形已經延續了八年多。在這八年里,中國鞋都專業市場知名度日益提升,這從曾經的陳埭七一路更名為鞋都路可見一斑。
然而,隨著本土制鞋產業鏈的進一步發展,中國鞋都專業市場的不足也日漸凸顯:發展空間有限,滿足不了越來越多企業的入駐需求;功能上更多偏向交易,缺乏檢測、研發等第三方公共服務。為此,更高端的專業市場———晉江國際鞋紡城啟動,助力鞋都晉江“二次崛起”。
[strong] 曾經輝煌 年交易額破百億[/strong]
作為本土規模最大的鞋業專業市場,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鞋都一直被視為本土專業市場的樣板。事實上,從過去幾年交出的成績單來看,中國鞋都也無愧于“樣板市場”這一稱號。
陳埭鞋材市場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最早僅有一條街、數十家商店在經營。其后,隨著鞋業的發展壯大,在呈“井”字形排列的4條大街上,遍布著1000多家店鋪,集鞋材批發零售、儲運、鞋機展銷為一體的鞋市綿延數公里。在這里,大到制鞋的機械設備,小到鞋釘鞋扣,只要是制鞋業需要的,都應有盡有。據保守估算,陳埭鎮鞋業市場每年的交易額至少在100億元以上,但稅務部門的統計數據卻與之相差甚遠。這,便是中國鞋都出現之前的景象。
記者從陳埭鎮經濟發展辦獲悉,這個占地200畝、擁有2478間店面的專業市場如今入住率已經達到90%以上,吸引了包括華昌、恒得利、卓勇、信大、健友等晉江知名的鞋材企業入駐。不僅如此,以中國鞋都為中心,周邊方圓數公里內,儼然已經成為了全國知名的鞋材原料集散地,每天都有操著不同口音的業務員來到這里購買適合他們的鞋材產品。
事實上,中國鞋都今日的輝煌并非一蹴而就。成立初期,由于在管理、招商方面缺乏經驗,中國鞋都一開始并沒有像后來那么“紅火”,直到2008年初,整個鞋都市場仍然只有近500家店面開業,開業率僅占23%,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讓鞋都盡快融市并形成規模化效應,2008年晉江市政府成立了中國鞋都融市工作小組,大膽采取回租的辦法,將鞋都閑置的店面租回,由陳埭鎮經濟開發公司進行經營,在店租、稅收等方面給予一定優惠。
“先從業主手中以較高的價格收回來,再以較低的價格租出去,這中間的差價只能由政府財政給予一定的補貼。”時任晉江市財政局局長的莊銘理表示,回租經營期為三年,絕對是個“賠本生意”,其目的就在于能讓鞋都盡快興旺。
同時,自2008年4月1日起,《晉江市政府關于扶持中國晉江鞋業城融市繁榮的若干意見》正式實施。依據政策,入駐鞋業城(中國鞋都)的企業和工商戶可享受包括稅收減免征收、三年內免收個體工商戶工商管理費等在內的六大項優惠。
這些力度極大的政策優惠吸引了業界的關注目光。在那之后,不少原本分散在周邊的企業都選擇把檔口開到中國鞋都里,而這個專業市場的發展就此駛入了快車道。
如今,中國鞋都已經發展成為集鞋業原輔材料批發、零售、儲運、鞋機展銷為一體的專業市場,年交易額更是早就超過了100億元大關。
[strong] 晉江鞋業專業市場大事記[/strong]
2005年4月19日中國鞋都剪彩開業
2008年中國鞋都融市工作小組成立
2008年4月1日《晉江市政府關于扶持中國晉江鞋業城融市繁榮的若干意見》正式實施
2011年7月陳埭鞋材大市場項目啟動
2012年4月陳埭鞋材大市場更名為晉江國際鞋紡城
2012年4月19日晉江國際鞋紡城正式奠基
2012年6月晉江國際鞋紡城被省發改委列為省重點項目,并作為“十二五”期間全省優先打造的4個千億大型市場項目之一
2013年4月鞋博會期間,晉江國際鞋紡城首次正式對外推介
[strong] 幾經沉浮 市場流行漸落后[/strong]
雖然有著輝煌的過去,但隨著行業發展,中國鞋都市場的種種不足卻也一一顯現。
從池店的安踏工廠出來,拿著發泡樣品的葉延雄直接開車始向烏橋頭的喬丹,他是晉億發泡的銷售經理,幾乎每天他都穿梭在各個品牌工廠中,這一段時間,他則希望盡快把公司最新開發的樣品送到鞋廠試用。
過去十多年,他的老板丁國賢和他都在陳埭做發泡生意,老板主抓開發和生產,他則對外負責銷售和服務。公司現在已經是安踏、喬丹等國內一線品牌的指定供應商。一直以來,作為鞋材廠家,他們都是直接上門面對企業,“我們做的是內銷客戶,在市場里有個檔口的意義不大,即使接上一些外單,也可以把客人帶到工廠展廳里選樣看貨。”葉延雄認為。
當然,老板和自己當時看著鞋都日漸繁榮、政策優惠,確實曾經考慮過在鞋都開一兩個檔口、做個展廳,展示公司實力。可后來,隨著晉億發泡的品質在業內漸漸傳開,上門咨詢采購的采購企業人員也多了起來,而在市場里開店的念頭也就隨著時間消弭。
事實上,本地材料廠家直接上門企業的銷售方式在晉江陳埭比比皆是。一些在市場里開店的鞋材廠家基本上看中的是市場里檔口的宣傳效應,有企業形容這就像在專業市場里給自己公司立了一塊廣告牌,由此帶來的買賣貿易也不容小覷。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