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購物不滿意,廈門一位網友給賣家打了一個“中評”,沒想到頻遭賣家電話騷擾;福州市民郭女士網購了一款品牌香水,她懷疑買到了假貨卻遭遇鑒定難,他們想投訴這些看不見的“對手”,擺在他們眼前的卻是異地維權成本問題,無奈之下,只好選擇放棄。
福建省網民的網購維權能否“本地化”?對此省消委會投訴監督部主任段建平告訴記者,近年來,福建省網購的投訴正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各地消委會只能受理本轄區內的消費糾紛,對于異地維權,福建省消委會在接到消費者投訴后,只能移交給被投訴的商企所在地消委會,福建省網購維權“本地化”還在探索中。
案例
“中評”后深夜頻遭電話騷擾
今年7月27日,廈門網友陳思(化名)通過網購,買了一款錢包。
“我同學也有這款錢包,我覺得好看就去網購了一個。”陳思說,收貨后,她覺得網購的錢包有色差,與同學手中的同款錢包進行比較,感覺質量也沒有同學的好。
由于錢包的價格也不貴,陳思也就沒有和商家理論,在評價時,她在“是否跟圖片相符”這一選項打4顆星,其余都給5顆,算是一個中評。
陳思說,7月30日深夜,她被電話鈴聲吵醒,看到是陌生電話,她當場就掛斷了,倒頭繼續睡。“剛剛按掉,第二個電話又來了。”
陳思接起電話后,賣家希望她將中評改為好評。剛開始,賣家的態度還算不錯,沒有說難聽的話。但陳思覺得賣家深夜打電話就為了這么點事,有點小題大做,就告訴對方,不要半夜打電話,有事明天再說。
第二天晚上9時許,陳思又接到了賣家的電話。陳思認為錢包的質量和描述的不一樣,給“中評”是很合理的,堅決不改。隨后,賣家掛了電話。
原本以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但連續幾天,陳思都會在深夜接到騷擾電話,其中8月8日凌晨,騷擾電話整整持續了一個小時,陳思不得不將手機調成靜音。由于是異地交易,陳思不知道該找誰投訴,無奈之下,只能在微博上大倒苦水。
而此前據媒體報道,網購給中評或差評,除了接到騷擾電話外,一些消費者甚至收到“壽衣”等包裹的恐嚇。
消協
異地維權只能“轉投”處理
“網購維權的投訴越來越多。”省消委會投訴監督部主任段建平告訴記者,網購相對于線下實體店購物,除了價格的優勢外,還讓消費者更加便利,足不出戶就能購買到所需的產品,因此網購紅火的同時,投訴也在逐年上升。
對于市民關心的網購能否“本地化”,段建平說,本地雖然可以接受消費者的投訴,但由于各地消委會只能受理本轄區內的消費爭議糾紛,對于經營者、經營場所不在轄區內的,則只能“轉投”,即將消費者的投訴移交給被投訴的商企所在地消委會。
“網購維權很難,有時還找不到維權的對象。”段建平介紹,目前網購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首先因異地交易和無店鋪交易,消費者無法真實了解商品的具體情況,只能通過賣家的廣告來比較鑒別,而宣傳廣告又存在嚴重的浮夸現象;其次,物品質量差、功能欠缺,甚至是殘次品;再次,售后服務得不到保障,給消費者帶來很大風險。
律師
網購記得保留憑證
消費者對賣家進行“差評”或者“中評”后,有些賣家會對其進行騷擾,這是否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對此,福建元一律師事務所林賢芝告訴記者,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七條,經營者應當聽取消費者對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務的意見,接受消費者的監督。
林賢芝認為,雖然網購方便便宜,但也存在相應的風險,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時,不要貪小便宜,應該選擇信譽度比較高,自己比較熟悉的網店。而在網絡上買奢侈品時一定要慎重考慮,奢侈品最好選擇在線下購買。
林賢芝提醒消費者,在網購時多留一個心眼,要保留憑證,以備日后出現糾紛時作為投訴的憑證。同時,還應注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如支付寶、財付通等,或者貨到付款等方式,這樣即使以后有類似的糾紛問題,消委會也有跡可查。切勿私下從銀行轉賬。
同時,林賢芝律師稱,目前網絡商品交易的第三方交易平臺都有申述系統,消費者在網購時一旦權益受到侵犯,首先應向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申述。如果問題無法得到解決,則可向網店所在地的監管部門進行投訴,進行異地維權。如遇到惡意騷擾甚至恐嚇,消費者可以取得證據向公安機關報警。
相關鏈接
穗深京杭網購維權實現“本地化”
為了給消費者營造更好的網購環境,廣東省近年來不斷拓寬網購維權的渠道,目前廣東正在不斷摸索維權“本地化”的模式。今年3月,廣州推出了《網購交易服務規范一般投訴處理》,標志著全國首個網購維權標準正式貫徹實施。
此外,廣州、深圳兩地也于今年7月簽署了《穗深兩市電子商務市場監管協作機制合作備忘錄》。廣州、深圳兩地消費者如果在唯品會、夢芭莎、騰訊、迅雷等廣深兩地的電商平臺購物,所引發的投訴將可以本地受理。至此,廣州與北京、深圳、杭州三地建立了電子商務合作機制,未來還將與浙江、江蘇等省建立合作機制。
在新機制下,廣州市消費者網購投訴以上地方的商家,無需撥打長途電話,可以實現本地受理。《備忘錄》簽訂后,廣深兩地市場監管部門將建立電子商務市場監管聯席會議,打通消費維權投訴的受理平臺,還在網絡案件協查、信息交流等方面進行無縫合作。據估算,廣深合作之后,八成省內的網購投訴案例將可得到一對一的解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