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人物訪談»正文

畢建華:愛拼敢贏的新泉商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4-03-10
  2013年,畢建華參加第六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畢建華,泉州愛拼敢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商報記者 戴廈鈴\文 畢建華\供圖

  人物印象

 ?。?nbsp;       \

  一個勤勞愛拼的新泉州人

  畢建華是江西上饒人。這位在泉州摸爬滾打二十幾年的新泉州人,身上有著江西人特有的純樸和善良,也為泉州人特有的愛拼敢贏精神深深影響。從一個學徒到今天自創公司,畢建華用自身的經歷在講述著“愛拼路越寬”的創業哲理。

  人物對話

  \        \

  商報記者:一路走來不容易,可否談談您一路走來的經歷?

  畢建華: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卻總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當年淚別母校鄱陽謝灘三中,來到泉州謀生。未曾想泉州賜予我以及和我一樣的新泉州人包容和愛拼敢贏的創業精神,成了我收獲人生中最寶貴的一筆精神財富。回眸身后,留下一路步履蹣跚的腳印,也收獲了無數的感動。展望前方,深知依然會有荊棘叢生相伴,但依然有勇氣跨越一條條鴻溝。畢竟平坦的道路走不出出彩的人生。

  

  商報記者:你認為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策劃家,必需具備什么條件?

  畢建華:一是閱歷豐富,是集理論與實踐于一身的復合型人才;二是具有敏銳的判斷力、觀察力和市場駕馭力;有廣納各方人才的魅力和寬廣胸襟;三是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修養。

  \財富故事\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一首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唱出了多少泉州人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時也激勵了無數追夢泉州的外來青年奮斗打拼。

  來自江西上饒鄱陽農村的畢建華,正是通過自己20多年在泉州的艱辛打拼而融入他十分熱愛的這座城市,成為這片熱土上一名踐行愛拼敢贏精神的有為青年。

  起點

  家寒輟學 背井離鄉

  回望過去,對于畢建華來說,那既是一段艱難歲月,也是一段溫暖的記憶。

  江西上饒是畢建華的老家,從小畢建華家境貧寒,在四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畢建華,為了減輕家里負擔,未滿16周歲就決然輟學,跟隨堂叔、堂姐及鄉鄰出外打工。

  剛開始,他和堂叔落腳在晉江池店一家窯磚廠,干著拌煤的工作,每天工錢8塊錢。這個工價已經讓他很開心了,因為在老家做木工、水泥工手藝活一天也才5元工錢。幾個月后,他和堂叔又輾轉來到南安官橋鎮新建一窯磚廠,不過這回每天要做的卻是抬大石條。個子瘦弱的他,干起這種重體力活來讓人不放心。好在身邊的老鄉親朋總是照顧他。

  年紀尚小,卻終日和大人們一起埋頭干這種粗力活,同在外打工的鄉親心中不忍,便介紹他到晉江青陽一家瓷磚模具廠當學徒工。開頭數月每天干的是又臟又累的雜活,后來老板見他做事勤快,便讓師傅教他學銑床、磨床、刨床之類的技術活。當時的晉江到處涌動著創業熱潮,畢建華與工友們每天都干十幾個工時,模具廠老板見他肯吃苦,不僅漲他工資,還時常特意留白鴨湯單獨給他吃,這讓他至今念念不忘,倍感溫暖。

  家永遠牽掛著游子的心。他把自己出外打工辛苦掙得的錢積攢下來,全部寄回老家,供弟妹念書,幫助家里償還債務。春節是萬家團聚的時候,出門在外頭一年,他強忍著想家的沖動,硬是沒有回家過年。直到第二年春節,將家里的債務都還清了,才回去和父母兄弟姐妹們歡聚。

  勵志

  知識改變命運

  在和模具打交道的歲月里,畢建華的手上和腳上都留下了疤痕。他的左手食指頭至今仍有點彎曲,那是他從蘇塘模具廠轉移到晉江磁灶前埔另一家模具廠換銑床刀頭時不小心被敲斷的。

  困難往往是一種智慧的啟迪,磨礪是一種力量的積蓄。就在磁灶前埔的這家模具廠打工的日子里,他度過了人生中頗為重要的三年時光。

  磁灶前埔這家模具廠附近有座來歷不小的名山,當地人俗稱“金交椅山”,是古代磁灶生產外銷瓷的重要窯址。這座“金交椅山”,又稱為“翰林山”。

  近水樓臺先得月。工閑時當他漫步在這飽含歷史底蘊的幽靜山間,呼吸著車間沒有的清新空氣,讓一顆年輕焦躁的心逐漸平復下來,也開始思考一些人生問題。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才能找到人生的出路。他毅然報讀了一家函授大學,每天早上五點多,畢建華就早早起床,帶上書本跑到山上讀書。利用一切工余時間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那時候,汪國真的詩作以抒情勵志的風格而備受青年人喜愛。這兩句摘自汪國真《山高路遠》的經典詩句,畢建華尤為喜愛。他把它抄寫在紙條上,貼在床頭,時時激勵自己。

  尋夢

  奮斗在城市里

  機會總愛垂青有準備的人。有一天,廠里來了一位四川籍工友的老鄉名叫李先勇,偶然看到了畢建華竹棚房床頭的兩句汪國真的詩,一番感慨之后,便與畢建華攀談起來。李先勇感到畢建華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小青年,只是缺少一個領路人。

  1996年和1997年,磁灶陶瓷生產企業開始大規模技改,引進國外先進的瓷磚自動生產線,他所打工的模具廠被迫關門,畢建華不得不再次擇業。好心的李先勇介紹他到泉州市區泉秀路一家具廠學做噴漆。在家具廠的日子雖然依舊過得清苦,但他苦中作樂,工作之余,他一個人往新華書店鉆,抱著書本看,貪婪地吸收著各種文化知識,不斷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周末,他帶上幾本書,爬上人文景觀薈萃的清源山,進行晨讀。

  兩年多以后,在“貴人”李先勇的介紹下,他結識了同在泉州市區的一位上饒老鄉——中國新聞社駐泉州支社文化中心的一位主任。當時支社正在做一個文化項目——編撰出版一本針對泉州地區石材產業發展狀況的博覽叢書,畢建華十分珍惜這份行業跨度不小卻是他渴求的文化推介工作。他晚上認真整理學習有關石材業方面的資料,白天就按計劃出去跑客戶。第一次拜見客戶,那種緊張感至今歷歷在目。在南安一家大型石材企業向老板推介??瘡V告時,他緊張得兩腿發抖。見此情狀,老板應付他先設計個樣稿來再說。同事判定這個老板不會簽合同了,勸他放棄。但實誠的畢建華卻認為應該抓住這個機會,按客戶的要求先做樣稿。第二天,他直奔石獅一位懂設計的嚴姓老鄉那里,自掏300元讓他幫忙設計出兩個樣稿,這種執著踏實做事的風格贏得了客戶的肯定,那位老板爽快地簽下了單子,從此也成了他的朋友。執著、勤快、認真的做人風格,使他不久后便取得了豐碩的果實,令那位老鄉主任和同事們刮目相看。

  1999年年底,泉州晚報社籌劃舉辦迎千禧年登山活動。經朋友推薦,畢建華加入到這個活動招商組。很快他就以自己的業務能力,再一次創造出團隊第一的成績,得到了活動組委會領導的首肯。此后,他便一心專注于從事報刊、廣播電視臺的廣告及體育賽事策劃推介等業務,如今在這一個行業已是小有名氣。

  征程

  愛拼敢贏展新篇

  淚別鄱湖一晃已二十余載,一路走來,畢建華在不斷歷練自己、提升自己的過程中,也親眼見證了泉州在改革開放大潮中的飛速發展、滄桑巨變。

  在泉州人愛拼敢贏的精神激勵下,在泉州包容開放的心態里,畢建華不知不覺地把自己深深融入到這座他所熱愛城市,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新泉州人。

  “越努力,就越有機會!”畢建華相信,只要誠信為人,用心做事,總會遇到生命中的“貴人”。

  2013年,泉州榮膺“東亞文化之都”美譽,迎來了文化產業璀璨花開的好時機,從事文化項目運作的畢建華敏銳地意識到未來大有可為。

  如今,他從容地走到了人生的一個新起點——他給自己的公司命名為“愛拼敢贏”。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畢建華表示將繼續傳承并積極傳播第二故鄉——“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的愛拼敢贏創業精神,揚鞭策馬開啟新的征程,譜寫新的篇章。

來 源:泉州商報 責任編輯:姜琳

相關新聞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在线点播亚洲日韩国产欧美 | 亚洲激情视频欧美专区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 色老头在线精品线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AⅤ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