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永和鎮工業區附近空地,成了周邊幾個村落及個別工廠的垃圾場,每天焚燒臭氣四處飄。報道引起永和鎮鎮、村兩級的重視,旦厝村村委會還主動作為,聘請工人清理垃圾。事情雖暫告一段落,但記者回訪中仍發現不少隱患,村民擔心,缺乏長效管理機制,垃圾山也許不久就會重現。這些擔憂,也是其他農村地區垃圾處理過程中面臨的困惑。
問題一 還會不會有人再去倒?
昨日上午10時30分,記者再次來到永和鎮工業區附近的這塊空地,原本堆積成山的垃圾已經只剩幾個小山包,一輛鏟車正在做最后的清理工作。14時,空地上的垃圾基本清理完畢。清理垃圾的工人告訴記者,他們花了兩天才將垃圾清理完畢。
“我們村主動出錢雇了工人,已經清理完畢了。”旦厝村村委會主任留連樂表示,雖然垃圾已經清理掉,但一直以來周邊多個村落及個別小工廠都來這空地上倒垃圾,旦厝村村民可以不來倒,但誰能保證其他村和工廠不會再來倒。他擔心,過不了多久,這里的空地還會變成垃圾場。
問題二 垃圾處理設備跟得上嗎?
此前,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因為當地農村的垃圾量大,加上垃圾中轉站太遠,處理垃圾來不及,因此產生了這個垃圾場。以旦厝村為例,該村住有3000多人,還有眾多織制廠,一天有八到十輛環衛車的垃圾量。離旦厝村最近的垃圾中轉站在馬坪村,環衛車來回要一個多小時,加上到中轉站排隊的時間,一天只能處理4車的垃圾。
剩下的幾車垃圾怎么辦?留連樂表示,村委會收取村民的保潔費用,如果不能及時清理掉垃圾,村民也會有意見。記者發現,而且不止旦厝村,周邊幾個村的垃圾量都很大,垃圾處理設備跟得上嗎?
問題三 長效機制何時建立?
記者隨后將旦厝村委會擔憂的問題,反映給了永和鎮鎮政府。
永和鎮副鎮長蘇世杰介紹,目前在永和鎮共有兩個垃圾中轉站,分別在馬坪和新古厝。這兩個站都由晉江市環衛處管理,其中馬坪站處理垃圾量較大,服務十多個村。由于垃圾量大、處理能力不足,確實存在環衛車需要排隊半個小時以上的問題。新古厝的垃圾中轉站剛建成幾年,是否再建新的中轉站還有待相關部門研究。
此外,很多村因為村財政不足,隨便將環衛保潔工作承包給私人,不僅保潔隊很不專業,而且保潔力度也不夠,這也是造成隨意傾倒垃圾的主要原因。
垃圾已經清理完,但顯然頑疾并沒有真正根除,一些受訪村民希望能盡快建立長效機制。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