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經濟觀察»正文

書評:民企將是中國經濟主要推力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4-10-28

《市場高于毛澤東:中國私營企業的崛起》(Markets Over Mao: The Rise of Private Business In China),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著,國際經濟研究所出版,建議零售價17.5英鎊或21.95美元

2001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實際上等于向私營企業家發出了入黨邀請。這是關鍵的一步,后來,對這些選擇在國企之外另辟天地的私營企業家,中共的接納程度越來越高。國企曾經在中國經濟中占據著主導地位。

5年過后,中國內地日益龐大的私營企業家隊伍中足有三分之一選擇了入黨。在一些觀察人士看來,中共這是在拉攏資本家。在另一些人看來,中共這樣做反映了新的現實,即中國越來越倚賴企業家創造增長,而增長反過來賦予了中共執政合法性。

“中國在改革年代(始于1978年)的經濟崛起,大體上是關于市場和私營企業地位提高的故事。”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尼古拉斯•拉迪寫道,“私營部門如今已是中國經濟增長、就業和出口的主要驅動因素,近年來甚至開始起到了促進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的作用。”

這樣描述當今中國經濟增長的根源,既與人們的直覺相左,也體現出謹慎的樂觀。拉迪通常不會夸大其詞,也沒有意識形態傾向。他仔細研究了大量數據,打破了這樣一種普遍印象:由于一系列有利的政策,包括優先獲得貸款,如今國企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牢固。許多關注中國的觀察人士認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推出的刺激政策鞏固了國企對經濟的把持。但拉迪的結論迥然不同。他指出,私營部門產出遠遠超過國企,一個原因恰恰在于如今前者獲得貸款更容易了。

2012年只有30%的銀行貸款流入國企,這個比例曾經達到60%。事實上,國企對經濟的拖累非常嚴重,它們的平均資產回報率甚至低于它們的資金成本。從1978年到2011年,國有部門產出占總產出的比重從75%降到了25%。

相形之下,2010年,私營企業占到總產出的三分之二,提供的工作崗位數量占到總就業的75%。私營企業也大舉進軍股市,占到同年上市公司數量的一半以上。

任何人只要參觀過華中地區的老鋼鐵廠或老化工廠,都不會對拉迪這一有力結論背后的數據感到意外。但緊接著我們必然會產生疑問:人們的普遍印象為何跟真實情況有如此大偏差?部分原因在于國企往往引人注目,它們在一些行業占據主導地位。比如說,煙草產品的利潤那么高,北京方面為什么要讓私營部門進入這個行業?類似的,中國政府(如其他國家的政府一樣)仍然把控著具有重要地位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但即便是在這個行業,不同企業的境況也迥然不同。

中海油(CNOOC)的效益比中石化(Sinopec)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好得多,因為中海洋更年輕,對過去和現在的工人沒有那么多義務要負擔。

《市場高于毛澤東》一書之所以顯得樂觀,是因為該書對中國持續增長抱著希望——既然這個趨勢尚未結束。零售、金融和醫療等許多服務行業仍然牢牢掌控在政府的低效率之手,如果政府能放松對這些領域的掌控,潛在增長率以及增長質量都將得到提升。拉迪的樂觀,與許多關注中國的觀察人士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悲觀、甚至是警告形成了對比。

拉迪提到了一個最鼓舞人心的跡象,即阿里巴巴(Alibaba)和騰訊(Tencent)等互聯網企業讓中國變得更公平、更繁榮的潛力,盡管他并未在這方面著墨太多。這些互聯網企業給國企帶來競爭,為因戶籍限制無法遷入城市的鄉村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本書對中國私營企業崛起的論述頗富見地,書中許多地方應會讓那些對中國懷有良好愿望的人感到欣喜。

本文作者為英國《金融時報》國際金融首席記者

譯者/闌天

來 源:ft中文網 責任編輯:張軒朝

相關新聞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按摩不卡 | 午夜高清拍精品福利 | 久久久久的精品 | 在线日本AⅤ视频 | 亞洲中文字幕第一 | 中文字幕精品aⅴ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