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來, 各縣區“兩會”陸續舉行,過去一年的經濟數據次第浮出水面。一些縣區2014年全年GDP預計增速都出現下調,石獅從去年的12.5%降至11%,晉江從11.6%降至9.5%,南安從12.7%降至11.5%, 全市的GDP增長也從11.5%下降到10.2%。
經歷了改革開放三十年快速增長的“泉州速度”,泉州GDP增長進入調速換擋期。從全國范圍來看,2014年的GDP增速創下24年新低,降至7.4%,我們應該看到,這是我們所面對的GDP增長新常態。
面對新常態,我們需要擺脫速度情節和換擋焦慮。市長鄭新聰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經過長期持續高速發展,發展階段轉換實屬必然,中小企業洗牌也在所難免,我們要提高心理承受力和容忍度。這體現政府主動迎接新常態的勇氣,而這份勇氣更來自于“速度效益”向“質量效益”轉變的自信,這是和勇氣同樣重要的發展智慧。
新常態下,唯GDP論英雄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應該改變觀察經濟發展的單維角度,應淡化對增速的執迷,將重點真正落實到調結構轉方式上來。
在幾個縣區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目前全市產業優化升級不夠快,傳統產業創新力不足,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偏慢。對于新常態下的調結構、轉方式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未來應通過突出創新驅動、推動工業提質增效擴規模、大力發展互聯網經濟、壯大現代服務業、加快建設特色現代農業,推動產業加快向中高端邁進。
另一方面,新常態不意味著全然松懈、消極應對,我們更要有信心和定力,順勢而為、主動作為,不能把不努力形成的低增長歸咎于新常態。我們要看到新常態也為我們打開了新的機遇窗口,例如個性化、多樣化消費的機遇,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投資的機遇等,還有“一帶一路”戰略、“金改”、“綜改”等給泉州獨有的機遇。
作為福建省的經濟重地,新常態對泉州不是意味著發展要求的降低,而是內涵的豐富,泉州仍應保持較快增長速度。新常態下,我們要深刻把握 “好”與“壞”的辯證關系,兼具面對新形勢的勇氣和突破現狀的智慧,這才是發展的必由之路。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