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藍溪橫貫城區,大龍湖似騰飛巨龍繞城循回蜿蜒。漫步安溪茶鄉,山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現代山水園林城市畫卷盡收眼底。
美麗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也讓百姓腰包鼓起來了。“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現代山水茶都,正以清新的姿態,帶領茶鄉人共同詮釋“生態美、百姓富”的民生命題。
城在山中,山在水中,山中有城,水繞山城的現代山水茶都 陳達水/攝
榮譽加身
安溪再發力奏響“五部曲”
重溫安溪取得的榮耀,一起為其點個贊吧:縣域綜合實力全國百強縣、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公共財政總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兩大核心指標增幅連續三年居全市前茅,還有國家級生態縣、國家園林縣城、全國首批民生改善典范縣、全國首批綜合發展質量優秀縣、中國最美麗縣、福建十大醉美縣城等榮譽背后,凝聚著安溪縣委、縣政府以及全縣人民的努力和付出
回眸過去一年,安溪全縣生產總值403.08億元,比2013年增長10.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0元,增長10.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0元,增長9.3%。公共財政總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幅連續三年名列全市前茅。縣域綜合實力提升至全國百強縣第71位,位列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第33位。
展望2015年,安溪已為謀好局鉚足了勁,提出將深入實施“三個千億”工程,進一步加快實力提升、產業轉型、城鄉建設、環境優化、民生改善,努力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安溪。落到具體的數據上,則提出2015年的主要預期目標是:GDP增長11%,農業總產值增長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5%。全年計劃安排縣級重點項目230個……
實現上述目標,安溪提出五部曲工作計劃:壯大實體經濟、加快茶業轉型、建設新型城鎮、致力優化環境、緊抓民生民利。
晶安光電生產車間 劉伯怡/攝
產城融合
鐵觀音成“海絲”中國符號
為走好產業富民之路,面對去年國內外低迷的經濟形勢,安溪當家人鐵肩擔重任,提出“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一步到位、搶占高端”的工作思路,一業一策、一企一案,密集現場辦公,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回眸安溪的產業轉型,如今已漸入佳境。且看,這一年,安溪新興產業加速崛起,光電產業實現產值40億元、納稅2.2億元,晶安二期投入生產,信達廠房動工建設。EC產業園形象和效應日益凸顯,高等級數據中心正式建成投入運營,開始承接泉州市“金保工程”及金融數據系統等業務。電子商務規范發展,弘橋智谷(泉州)電商產業園、金融行政服務中心電商總部、京東商城安溪會館等平臺投入運營;“淘寶村”增至5個,尚卿鄉入選全國首批“淘寶鎮”。清水巖景區擴建等一批旅游項目加快建設,旅游總收入達43億元。隨著泰興、旺旺、閩華等龍頭企業技改完成,包裝印刷、食品加工、電源電器等傳統產業全面升級,尤其是家居工藝業國內銷售12億元、出口額3.5億美元,分別增長100%、17.3%,實現國內國外齊頭并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作為全國知名茶鄉,安溪跳出茶葉做大茶產業、跳出安溪鐵觀音做大中國茶都。“一葉”變“大業”,一業興百業旺。安溪鐵觀音持續引領中國茶市,走向世界,成為“海絲”的中國符號。
但看,安溪產城融合進程加速,城東崛起強勁的茶全產業鏈板塊,城西群聚安溪家居文化創意產業板塊,城南大型商業中心異軍突起,傳統與新興業態全線進駐,三大城市新區發展格局逐步構建。
2015年,安溪產業再升級已謀好格局,擬興四園優產業、培育產業龍頭強帶動其他產業、提高第三產業補齊短板產業。
茶鄉生態游悄然興起 陳文忠/攝
生態美
讓安溪贏得競爭優勢
走出安溪東高速,“安溪——福建最美縣城之首”的招牌映入眼簾,邀您一同享受生態之城帶來的清新體驗。放眼望去,連綿蔥郁的茶園,廣袤青翠的山林,藍天白云下如畫卷般的美景,是安溪人引以為豪的生態環境。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安溪連續4年超額完成省上下達造林綠化任務,森林覆蓋率達66.5%,順利通過國家生態縣考核驗收,獲評中國生態旅游大縣、省級森林縣城、省級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同時,在全省率先實現石材行業全面退出,啟動實施官橋—龍門區域石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并成功列入國家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
此外,安溪建設了近30萬畝的生態茶園,引進物理、化學等綠色植保技術,建設模式全省推廣,榮獲“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等多項國家表彰。城區綠地率36.6%,綠化覆蓋率40.6%,人均公園綠地10.35平方米。
不僅如此,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委托第三方運營管理的“安溪模式”,持續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收集運轉體系,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一個個榮譽,讓安溪人的幸福指數,不僅在于豐衣足食,更在于碧水藍天。良好的生態,已成為共識,成為財富,成為魅力,成為優勢。
惠民生
百姓樂享發展成果
堅持還富茶鄉人民的惠民政策,把新增財力更多投向民生。努力讓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一直是安溪縣委、縣政府致力追求的目標。
財富源于民用于民。去年,安溪年度財政民生支出27.87億元,24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投資7.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0元。
這一年,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00%完成標準化建設。完成40所薄弱校改造,新改建8所公辦幼兒園,縣直十六小、十小分校建成使用。
這一年,安溪加大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啟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婦幼保健院門診綜合樓建成投入使用。城區病床位增加1000張以上。
這一年,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應保盡保。
這一年,新增5個鎮級文化廣場、12個村級文化廣場、53個體育健身場所。建成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縣級中心、24個鄉鎮服務點、470個代辦點標準化建設……
一組組數字,凸顯著日益豐滿的民生幸福,茶鄉百姓身居于此,過得更加殷實、更加幸福、更有尊嚴。(海都記者 曾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