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到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更多的商貿合作和交流。”昨天下午,政協港澳委員、特邀委員、異地商會委員座談會召開,與會人員熱議的,仍是海絲商貿合作。泉州市領導鄭新聰、楊俊峰等出席會議。
會上,10個政協委員,分別就海絲建設、傳統文化保護、經濟建設、商貿合作等建言獻策。泉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鄭新聰表示,泉州市政府將及時疏理這些意見、建議,進一步落實。
未來,泉州也將帶著本土企業家走出去,到海絲沿線國家尋找海絲生意節點。具體而言,將在跨境產業園區、經貿交流、港口提升等方面尋找交流和合作。鄭新聰進一步透露,目前,泉州市已初步疏理出58個項目,準備到海絲沿線各國推廣、推介,涵蓋經貿和人文交流。
會場直播>>>
“未來,多一些商業團和實實在在的對接”
說起未來與海絲沿線國家的商貿合作,特邀委員、菲華商聯總會理事長莊前進說,對于泉州而言,這是最有利的時機。他建議,政府應該成立專門的部門,或由商會來組織,對海絲沿線國家經貿、居留地企業家的情況進行了解,整合成檔案,通過互辦展覽等形式,加強聯系。
他說,目前,國內對外國社團建設都十分重視,他經常參加一些就職典禮。但從企業家的角度而言,他們期待,未來雙方來往更多的不是這種慶賀團,而多一些商業團,多一些實實在在的對接。
特邀委員傅森林建議,政府應設立專門機構,協調“一帶一路”的發展,并推動設立民間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基金,幫海外華人建立更多社團組織,推動華人地區的文化教育,尤其是中文教育和文化傳播。
傅森林還建議,整合行業資源,形成區位行業優勢,助力泉州海絲發展。他舉例,海峽國際五金機電城的建設模式受到好評,而目前義全街和江濱路零散五金店的情況,不僅制約交通,而且沒有倉庫,辦公條件差,影響市容發展。若能整合出去,到市場發展,就能做強做大,引來國際交易,推動海絲發展。
“轉型升級,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障礙”
經濟建設,仍是各界不變的關注話題。
北京泉州商會會長陳水波說,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海絲、產業創新轉型、投資環境等經濟問題,都是各異地商會關注的熱點。泉州臺商協會會長楊榮輝提出具體的建議,他說,目前臺商在泉州共有1000多家,轉型升級所面臨的障礙是融資難、融資貴。他建議,要緩解中小企業貸款,加快開放境外、國內民間銀行設立,拉大存放利率上浮空間。同時,兩岸銀行合作取得雙向貸放款業務,讓臺商在臺提供資產抵押,大陸放款。
聽到這,鄭新聰立即接話,“中國人民銀行已經確定試點泉臺跨境人民幣雙向貸款業務。”而針對臺企應急資金難問題,鄭新聰也要求,泉州市政府設立的應急保障專項資金,要對臺商一視同仁。
針對會上聚焦的僑二代對家鄉情感變淡一事,鄭新聰說,泉州海絲先行區建設,離不開近2000萬的泉州籍華僑華人、港澳同胞、臺胞的支持。泉州市委、市政府一定會加強工作力度、加大投入,通過舉辦各種活動,吸引僑二代回家鄉,了解家鄉文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