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市區西街,你總能見識古城最質樸的模樣,這是老泉州的縮影。而不容忽視的是,這條極具歷史價值的古街正面臨著無法承載的現代交通壓力,人流、車流、流動商鋪匯集在這條原本就狹窄的老街上,一條老街逐漸成了“堵街”。在剛剛閉幕的市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為此獻計獻策。
市區西街保存著泉州古城最質樸的模樣,極具歷史價值,如何更好地對其保護與開發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之一
西街現狀 交通擁擠 制約旅游業發展
西街自中山路至新華路,是古城東西走向的一條交通干道,保持著傳統城市魚骨狀的街道坊巷布局,道路寬度為12米,支巷寬度大部分在6米以下,線形曲折,汽車無法通行。而西街周邊居民密集、景點眾多、商業發達、人車流量大,常常面臨人車混行、交通擁擠的局面。目前周邊的中山中路禁止機動車通行,花巷由于寬度不夠、占道經營等原因,機動車只允許自東往西單向通行。愛國路是“斷頭路”,無法通行至新華路,整個西街周邊無法形成交通的微循環。
近年來,我市啟動了以西街片區改造為核心的古城文化復興計劃,泉州人的西街情懷再度開啟。每月農歷廿六的開元寺勤佛日,西街總是人山人海,而泉州開元寺正式免費對外開放,游客成倍增長也給西街帶來了極旺的人氣。交通壓力的日益凸顯,已嚴重制約了西街旅游業的發展。
兩會話題 限制機動車打造文化步行街
如何緩解西街面臨的交通壓力,更好地保護與開發這條蘊含珍貴歷史記憶的老街?市人大代表黃陽春建議,可采取循序漸進的辦法,限制機動車進入,借鑒中山路限行模式,采取禁止機動車通行,只允許公交車、電動摩托車、非機動車通行的交通組織方式,或實行高峰期禁止機動車通行的交通組織方式。市政協委員董玉雄在提案中也提到,可采用單車道限行模式,只允許公交車雙向行駛,其他車輛單向行駛或繞行,繞行車輛可改行新華北路、城北路等周邊線路。減少車輛對西街造成的擁擠以及減少車輛尾氣排放、道路的碾壓、舊房的震動等。
對西街未來發展方向,代表、委員們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市政協委員上官春安在提案中提到,目前西街除了零散地保存了泉州居民祖祖輩輩相傳的風味小吃、傳統手藝等“老文化”,也吸引了眾多的文藝青年前來聚集創業,并逐漸涌現出以“美好生活造物社”為代表的創意休閑業態等“新文化”,吸引了眾多海內外的背包族、自助游游客前來。建議可將西街及其周邊片區命名為“泉州·西街記憶”歷史文創街區,將西街東段改造為“泉州老西街”步行街區,充分彰顯深厚文化底蘊;把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和新門街文化旅游街區等整合成“泉州·西街記憶”文創街區品牌。市政協委員董玉雄也表示,可將西街打造成古街步行游覽區,結合車輛限行,延長游客的逗留時間,并且保留小店、古巷、民居、宗教、民俗原生態的場景,讓步行成為尋找西街古早味、體驗市井生活的一種旅游方式。
市民熱議 限行應通盤考慮整體提升
市民李先生:西街應該限行,這是泉州一條很有歷史價值的特色古街區,每一座城市都應該有一片慢生活區,我覺得西街不應該承載這些交通壓力,而應當是一座古老而安靜的樂園。
市民黃偉超:贊成限行,西街應該打造成泉州會客廳,成為展示老泉州的文化符號,支持西街變成步行街。最好對西街進行整體規劃提升,讓人在踱步中感受泉州傳統建筑風格及小吃特色等,讓市民和游客體驗慢生活。
公務員朱光耀:限行的前提是要做到整體改造,要充分考慮到西街交通規劃和周邊商圈的停車問題,如果沒有做好配套提升,會造成西街外圍擁堵的新問題。
銀行職員蔡先生:我認為可以分時段限行,如果全時段限行確實帶來交通不便,可以分時段限行,比如在高峰期限行或者周末限行,平衡一下。
在西街經營客棧的吳先生:如果要將西街打造成為步行街,那就要對目前的商業業態進行整體提升規劃,周邊配套設施也要相應完善,否則無法吸引人流。對于商戶來說限行短期是受影響的,但是如果能提升整體業態,長期還是能吸引顧客的。所以限行需要通盤考慮、整體提升。
西街住戶蔡先生:不建議限行,西街本來就沒有停車場,如果限行的話居民生活會很不方便,進出都有影響,特別是對于我們這些習慣騎電動車的老年人。
鏈接
全國限行的文化街區
福州三坊七巷:位于福州中心城區的三坊七巷擁有38公頃的完整保護范圍,為國內現存規模最大、保護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一直以來限制機動車通行,以步行為主。
成都寬窄巷子:“寬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間的四合院群落組成,寬窄巷子是成都這個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往昔的縮影,一個記憶深處的符號。當游人伴著夕陽,望著炊煙,走在黃昏中的巷子里,一種久違的老城區市民化生活的場景一一浮現在眼前。
皖南屯溪老街:老街坐落在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中心地段,全長1272米,包括1條直街、3條橫街和18條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構成的整個街巷,呈魚骨架形分布,游客步行其中可感受徽派建筑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