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是福建省的重要漁區,全市有13個漁業鄉鎮、99個漁村,漁業戶數7.46萬戶,漁業人口30.43萬人。2014年水產養殖面積1.86萬公頃,水產養殖產量33.92萬噸;全市擁有機動漁船6387艘。自2007年我市首家漁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漁民專業合作社在我市逐步發展壯大,在推動全市漁業板塊基地建設,推廣水產健康養殖和標準化生產,促進漁業發展方式轉變,保障漁業增效和漁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漁民專業合作社已達179家。
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施行以來,我市各級漁業主管部門積極做好轄區內漁民專業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和業務指導工作,漁民群眾成立漁民專業合作社的積極性很高,全市特別是沿海縣(市、區)的漁區、漁村相繼成立一批水產養殖、捕撈等漁民專業合作社。2007年11月26日,石獅市永寧鎮港邊村陳瑞幸聯合7戶漁民出資80萬元成立我市首家漁民專業合作社——石獅市興翔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2010年7月30日,我市首家捕撈漁民專業合作社——石獅市祥鑫漁民專業合作社成立。
目前,全市179家漁民專業合作社共投入15.51億元,涉及漁戶3028家。在我市的漁民專業合作社中,養殖專業合作社達129家,涉及漁戶2255家,作業面積65478畝;捕撈專業合作社為39家,涉及漁戶723家,擁有漁業捕撈船446艘;此外,我市還有漁民服務業合作社11家。漁民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為調整新型漁業生產關系的重要載體,為推進我市漁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進程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介紹,我市的漁民專業合作社由社員自愿組織成立,依法設立了理事會和監事會,理事長由社員選舉產生,一般是規模生產大戶或生產經營帶頭人。合作社采取統一采購生產資料、統一產品銷售、統一生產技術標準、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技術培訓等,為社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專業化服務,并逐步建立起貿工農緊密銜接、產銷一體的多功能、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體系。“這種運行機制有效地架設了生產單位與市場的橋梁,大大降低漁業生產成本,增強了漁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了漁業生產力和經濟效益。漁民專業合作社的有效運作,不僅優化了漁業經濟組織結構,對于產業間的合作、產業帶的形成,以及產業經濟模式的創新都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漁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工作,每年均評選出一定數額的省、市級漁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并給予資金補助。市海洋與漁業局每年安排30萬元用于補助規模較小的漁民專業合作社。據統計,2009年-2014年,全市共有2家漁民專業合作社獲評國家漁民專業合作示范社,20家獲評省、市級漁民專業合作示范社,30家獲得省、市級規范化建設項目,漁民合作社在漁業經濟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與示范作用日趨明顯。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