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的大會上,福建龍峰紡織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峰紡織”)董事長施天扶作為企業家代表在臺上發言,與大家分享了龍峰紡織這些年來在推動企業創新方面的點滴做法。
設備智能化帶來明顯效益
“龍峰紡織專注于中高端功能性面料的生產,大家都知道,傳統的紡織行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因此在創辦的過程中,我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最有效地提升品質、提高效率、減少用工、降低成本。”施天扶介紹,近幾年,龍峰開始用機器代替人工,深入與國際上高端的織造設備企業進行合作,引進智能化的生產設施進行改造,一年就節省了38%的用工,效率提升了27%,大大降低了整個生產成本,也因此獲得了較好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
據施天扶介紹,在龍峰國際新工業園,一期十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共有1028臺高端智能化設備,按傳統的生產計劃,三班輪流運轉至少需要528個工人,經過設備智能化改造及不斷的探討、研究,現在三班運轉只需要190個工人,共節省了338個工人,降低了64%的用工量,這在沒有進行智能化升級之前是無法想象的。
“拿生產過程中的穿棕環節來舉例,我們一個盤頭大概有1.5萬條紗線,傳統的手工穿棕,一個熟練的員工一天只能做好一個盤頭,質量有時候會出現小問題、生產效率也不高。后來我們引進國際上先進的自動化穿棕機,每分鐘可以穿棕近200條,每天24小時運轉,每臺設備可以代替30個員工,光一個環節就能節省上百個工人,不僅節約了人力,整個產品質量提升了、生產效益也大大提高了。”施天扶表示。
堅持環保節能生產理念
龍峰紡織在堅持“機器換工”的同時,也不斷踐行國家環保節能的號召,“在龍峰新工業園設計之初,我們就與國內尖端的高校進行合作,污水處理回用率達到90%以上,并且還跟華南地區最大的太陽能發電企業合作,投建后年發電清潔能源在240萬千瓦左右。在車間設計方面,我們也在國內國外進行多方面的考察,并且結合自身實際生產需求,嚴格控制車間溫度、濕度及整個生產車間流水線的順暢,將水、電、汽盡可能的二次回收利用。”施天扶介紹。
事實上,經過不斷實踐、探索與創新,同時與國內外最先進的智能化設備廠商進行合作,龍峰紡織正在逐步向國際先進的高端制造業靠攏。施天扶表示,今年,國家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規劃綱要,明確了未來制造業發展的目標、重點領域、主要任務和戰略支撐,有利于指導制造業探索新的發展思路。
“近幾年,我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所以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積極鼓勵全體員工參與創新,培養新技術、研發新產品,做好環保節能、綠色發展;同時以質量為先,優化結構,包括將傳統的制造業和服務業相結合,讓實體與虛擬經濟協調發展;在政府的引導下,我們還立足國際國內兩個大市場,提升產品研發創新和全球布局能力;并且重視人才培養,努力實現由‘人才引進’向‘人才吸引’的轉變。”施天扶表示,自己準備用5到10年的時間,將龍峰打造成國際上的中高端功能性面料品牌。(記者 巫舒靜)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