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的產業生態鏈的核心配套企業,一定要做好資金保障”、“希望有更多的金融創新產品”……日前,在省委書記尤權主持的企業家座談會上,金改、產業金融成為企業家熱議的話題。
企業家的期許,也是黨委政府努力的方向,我市積極發揮產業圈、專業市場和行業協會的主導引領作用,已搭建晉江鞋業協會、石獅布料市場等11個產業融資合作平臺,設立石材、海洋等產業金融專營機構和高新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下一步,我市將根據企業需求,不斷完善提升產業融資合作平臺,繼續促進銀行業機構定制特色專屬營銷服務方案,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持續提升金融支持產業轉型升級能力。 □本報記者 游怡冰
探索開展“全產業鏈金融服務創新試點”
2012年民生銀行石材產業金融事業部掛牌成立,成為泉州全面推進“全產業鏈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標志之一。
去年,繼組建全省首家茶業專業支行——農行安溪茶都支行,探索和推廣全產業鏈服務茶產業的“安溪模式”等創新舉措之后,安溪又圍繞現代茶業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創新推出一系列扶持措施,取得顯著成效。
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開展“全產業鏈金融服務創新試點”,推動企業成長全過程、重點產業全產業鏈和產業轉型升級全過程金融服務,涌現了一批創新舉措。
根據區域經濟特點和產業集群優勢,我市創新商圈金融合作、銀村聯姻和綜合授信等金融服務模式,在專業市場、產業集聚地拓展小微企業金融業務,探索試行應收賬款質押、標準工業廠房按揭等多種抵押擔保方式,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供應鏈、產業鏈融資業務。
同時,我市推動建設銀行“善融商務”等電子商務平臺對接優勢產業集群,開展“科技小巨人”企業股權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設立海峽石化產品交易中心服務石化基地建設,加快金融與產業滲透融合發展。去年,全市制造業、批發零售業等五個重點行業新增貸款293.29億元,占各項貸款增量的45.56%。
創新三農金融產品及服務方式20余項
全產業鏈金融服務發展升溫,農村金融發展也生機勃勃。我市積極推動金融機構創新三農金融產品及服務方式,去年共創新20余項,農村金融不斷發展壯大。
去年年底,人保財險泉州分公司啟動辦理的“農村小額意外險”業務就受到農村地區的歡迎。“農村小額意外險” 面向農村低收入人群提供的險種,具有保費低廉、核保理賠簡單等特點。截至今年1月1日,共為全市40多萬農民辦理“農村小額意外險”、保額500多億元。
我市還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業經濟作物種植保險(安溪縣財政補貼型茶葉種植保險)試點,探索發展大型農用生產設備、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林權等抵(質)押貸款。我市還設立了農業貸款風險增信資金池3150萬元,金改以來通過資金池發放貸款15.42億元,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84萬戶。農村產權抵押融資方面,去年末各類農村綜合產權抵(質)押貸款余額9.24億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