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泉州晚報訊 (記者孫燦芬)來自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的消息,在此前“出國史”、“泉州人在南洋”兩個基本陳列館的基礎上,該館第三個基本陳列館——“奉獻史”館將于年底建成投用,這意味著華僑歷史博物館將正式實現當年建設初衷,完整體現泉籍華僑往海外移民以及在海外生存、發展的歷史,反映華僑華人群體的主要特點和對人類文明發展特別是對家鄉和祖籍國建設發展的作用。
作為著名僑鄉,泉州現有海外鄉親約800萬人。長期以來,他們為祖籍國和所在國的建設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是海內外交流不可或缺的橋梁和紐帶。為紀念泉籍華僑華人先輩的業績,在海內外鄉親的踴躍捐輸、群策群力下,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于1993年動工興建,1995年底建成。
記者了解到,建館20年來,華僑歷史博物館先后推出“出國史”、“泉州人在南洋”兩個基本陳列館。其中,“出國史”館展陳面積200多平方米,主要展示自唐代以來,不同歷史時期泉州籍華僑移民海外的原因、類型、方式、過程及其影響;“泉州人在南洋”館展陳面積約700平方米,表現了泉州人在海外生存、發展的歷史及海外泉籍華人社會變遷和現狀。
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正在推進建設的“奉獻史”館,自建館伊始就納入館陳計劃,也是該館最后一個基本陳列館。按照計劃,這個陳列館的面積也在700平方米左右,具體分為“救亡——革命志士 抗戰英豪”、“集賢——僑界翹楚 群星璀璨”、“與共——投資家鄉 發展經濟”以及“傳承——情寄桑梓 熱心公益”四個篇章,由實物和圖片集中反映泉籍華僑華人對家鄉和祖籍國的貢獻。截至目前,該基本陳列館已完成設計初稿,預計11月底、12月初可建成投用,正式完整體現“出國——打拼——貢獻”的泉籍華僑史脈絡。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