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人物訪談»正文

著名慈善家李陸大遺孀歸國來閩 捐贈38件珍貴物件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5-04-25

 

 

東南網4月24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劉淑清 黃謹 通訊員 李慧東 文/圖)李陸大,安溪籍僑親、新加坡著名實業家、慈善家。日前,李陸大老先生遺孀吳圣君歸國來閩,將38件有關李老的珍貴物件捐贈給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奉獻史館”,其中包括1996年“李陸大星”的命名獎牌和獎狀,及其入選世界名人錄的相關證書。今年年底,“奉獻史館”將試運行,有關李陸大及其他著名華僑、僑親的珍貴物品,也將在館內為市民一一呈現。

重點搜尋 “奉獻史館”獲贈珍貴物件

為開設“奉獻史館”,近年來,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工作人員四處搜尋各地著名華僑、僑親的資料與實物。李陸大作為福建省僅有的兩位以名命星的著名華僑之一(另一位是陳嘉庚),其生前的實物和資料,成了博物館搜尋的重點。

在泉州市僑聯的牽線下,2012年,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副館長林鷹,向李陸大遺孀吳圣君女士介紹了館內將設置“奉獻史館”的相關事宜,年逾七旬的吳圣君女士回新加坡后,便開始有意識地整理李陸大老先生的生前物品。

2013年,林鷹副館長先后兩次再見吳圣君女士,在會客地點,吳圣君女士細心地打開一件件精心打包好的物件,其中包括李老先生早年使用的真皮挎包、日常辦公用品、捐資和會友的信函,以及《春暉集》編輯稿手跡等珍貴實物和資料。日前,吳圣君女士再次專程回閩,將李陸大生前獲得的榮譽證書、獎匾、紀念匾、金質獎章、表彰決定、命名證書等各種實物和獎狀共計38件,捐獻給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以作“奉獻史館”展陳之用。

據介紹,“奉獻史館”開設后,將集中展示海外和港澳臺鄉賢戀祖愛鄉、造福桑梓奉獻精神的相關物件。展館初定于今年年底試運行。

 

各式各樣的證書記載了李陸大先生一生的慈善事業

行善為樂 李陸大光芒在星空永恒

李陸大生于1923年,于2007年辭世。他的一生與慈善不可分割。1957年李陸大前往香港,與胞兄李尚大并肩馳騁商海,成為大名鼎鼎的實業家。事業有成后,兄弟倆先后多次捐助家鄉的教育、衛生、交通等公益事業,捐贈資金多達一億多元人民幣。而他所捐建的學校、醫院、橋梁、道路等,大都以其老師、親人等來冠名。

“他一生以行善為樂,家鄉親友遇到困難向他求助,他都會熱心幫忙。”吳圣君女士回憶說,有一次回安溪探親,一位老人在人群中拼命往前擠,非要追上先生說話。交談后才知道,老人膝蓋曾受傷,是先生出手相助才治好的。事實上,從1980年開始,舉凡家鄉人民有困難,經核實后李陸大都會有求必應。另外,他還撥了專項資金,于每年元旦為安溪湖頭鎮所有老人舉辦敬老餐會,此舉已延續了20多年。

李老先生逝世后,他的家人繼承其公益事業,捐資修建了慈山幼兒園、藍溪中學教師宿舍樓、集美校友會館、安溪陸大醫院等。目前陸大醫院醫療設備較為完善,方便周邊鄉親看病就醫。

1994年,李陸大為中國扶貧基金會捐款100萬美元。為表彰他的貢獻,經國際小行星中心批準,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3609”號小行星命名為“李陸大星”。老家的鄉親們都說,“他是天上的一顆星,我們都很想念他”。

□相關鏈接

如何命名一顆小行星

小行星是目前各類天體中唯一可以由發現者命名的天體。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20專業委員會下屬的小行星中心專門負責小行星的編號、命名和其他與小行星有關的工作。每顆被證實的小行星先會獲得一個永久編號,發現者可以為這顆小行星建議一個名字。這個名字要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準才被正式采納。

在福建,除李陸大外,另一位以名命星的華僑是陳嘉庚。為紀念其畢生傾資興學,1990年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2963號”行星,命名為“陳嘉庚星”。

來 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金環

相關新聞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看 | 色爱综合精品一区 | 中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色在线中文字幕大 |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精品 | 日本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