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郭華萍
上周三,泉州市職業經理人協會參與協辦的“產品過剩時代,中國制造業如何逆襲”研討活動,邀請到國內品牌咨詢專家尹玉剛來為泉州企業人士分享心得。尹玉剛認為,中國的制造業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中就該轉型了,“轉型不是一句口號,需要企業實實在在地做事”。
“企業家需要對企業有一個概念:企業就是你的王國,你就是國王。不要逃避責任,要建設好自己的王國。一旦不成功,就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認為,在樹立了正確的觀念之后,企業家第二步需要找到的是自己的優勢。“要找到自己擅長的武器類型,也就是自己的優勢。在經濟衰退中最快復蘇的國家,都是因為有自己獨特的發展特點,比如日本、韓國屬于能工巧匠型的國家,他們靠著自己的研發、制作工藝,能夠盡快地實現經濟復蘇。所以,企業轉型,要做哪個類型的優勢,自己一定要弄清楚。”
尹玉剛認為,第三步是產品。“產品永遠是第一位的。現在的消費者,不會是因為冷去買衣服,因為電視壞了去買電視。在這個相對富足的時代,消費者是感性的、任性的,在乎的是產品的美學價值和情感價值。”他說,企業家不要迷信品牌,品牌這個概念已經不重要了,最終還是要回歸產品本身,“美學價值、情感價值如今已經往往超過產品實用性,產品是設計出來的,沒有那么難做,關鍵是要貼近消費者需求”。
“有好的產品,好的商業模式,就要找一個合適的地方來讓大家看到成功,可以放大成功的模板。”尹玉剛認為,第四步是找地方,找的地方必須是自己易于集中資源的,“在局部市場證明之后,第五步就是要迅速完善、放大、復制成功,要發出最大聲的召喚,讓大家來追隨。”
尹玉剛表示,第六步則是要“在天亮前加冕”。“利用短暫的黑暗,盡可能吸收一切外部資源,強大到自己無法被掠食。”他說,最后一步則是盡可能地選擇能夠獲得最大資源的“總部”,總部在哪里,得到的資源總是最多的,才能有效擠壓對手,成為最堅固的堡壘。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