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世界“第三類”電梯 相關部門怎么說?
小區居民正在體驗世界“第三類”電梯
電梯,不就是廂式電梯和扶手電梯兩大類嗎?世界第三類電梯,您聽說過嗎?
業內人士說,這種“第三類”電梯可解決老舊樓房無法安裝廂式電梯及扶手電梯的煩惱,填補了電梯領域的空白,讓老舊公寓樓的居民也能夠享受電梯帶來的便利。泉州市質監及安監部門對此則表示,這類電梯因為不屬于特種設備,暫時無法監管,但只要有生產許可證,就可以投入市場。(記者 柯麗娟 胡彥明 文/圖)
【使用者說】站上踏板上下樓梯
昨天上午8點半,記者在市區圣湖小區10號樓看到,10號樓的一樓到三樓的樓道已經沿著墻壁,裝好了三臺“第三類”電梯。
樓道靠墻的一側多了一整塊隨著樓梯延伸上去的約兩米長不銹鋼金屬板,14厘米寬,1米高的樣子。這就是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專家稱之為世界“第三類”電梯——樓道電梯。
記者站上踏板體驗了一下。在一樓樓道口,輕輕按下電梯上一個紅色的“向上”按鈕,從電梯側面就會自動翻下來一塊踏板。這塊踏板不大,剛夠一個人雙腳站上去。人站上去后,扶著電梯上的一個扶手,再按住扶手上的“向上”鍵,踏板就會徐徐上升,一松開按鍵,電梯就停止了。到了二樓的平臺,去三樓的踏板又自動打開,而一樓的踏板就會自動關上、自動下行至原始狀態,整個過程很平穩。
“很穩,很安全,都不會害怕摔倒。”79歲的張碧玉阿姨說,這種電梯非常方便,以后就可以經常過來看望兒女了。“我女兒住在五樓,我都不敢去她家,怕爬電梯,我就自己住在古厝。”張阿姨說,很多老人腿腳都不靈活了,這種電梯對老人家非常方便,現在的小孩子書包都很重,如果要爬到五樓以上,肯定會氣喘吁吁的,這種電梯對小孩和老人都非常有利。
【發明者說】十年研發成功生產
“我是真正體驗到老人家爬樓梯的艱辛,老年人腿腳不利索,出行不方便,短短的幾層樓梯,往往就隔斷了他們與外界的溝通。”“第三類電梯”的發明者竺圣剛告訴記者,他以前從事過民政方面的工作,和老年人打交道比較多,交往下來感觸很深,雖然現在帶箱式電梯的樓房很多,但不少老年人還是居住在不帶電梯的老小區,老人家爬樓爬不動,只有兩個辦法解決,要么換房子,要么就只能宅在家中。
竺圣剛說之所以被稱為“第三種電梯”,是因為這是繼廂式電梯及扶手電梯后,出現的第三類電梯。這種接力式樓道電梯是分段式的,不改變樓道原來結構、不影響樓道原有功能,安裝在樓道靠墻的側邊,并固定在臺階上,安裝簡便,也很靈活,可以從底層安裝,也可以從二層或三層起安裝。安裝一層10米左右長的電梯只需兩萬多元,還很省電。
“非常安全,各項性能指標都符合安全要求。”竺圣剛說,這種樓道電梯慢啟動,慢停止,勻速運行,非常平穩,可以承重150公斤,電梯上可以裝有與運行踏板同步的扶手和安全帶,也可以裝一把椅子,安全系數是很高的,“老人都跟我反饋,這個電梯比走在平地還安全。”竺圣剛說。
“十年前就有這個構想了,當時開始付諸行動,如今樓道電梯進行市場也有兩年的時間了。”竺圣剛說,經過10年的探索研發,如今終于成功生產出了這種分段式接力樓道電梯,這項產品也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目前這種樓道分段式接力電梯已經在上海、杭州、南京,溫州等地老舊公寓樓的大面積試運行后,受到一致好評,企業也因此開始批量生產。
“如今這種樓道電梯在圣湖小區安裝,讓市民過來體驗,這也是在泉州市首次進行安裝的。”竺圣剛說,從昨日起的每天上午9時至晚上9時,大家都可以過來體驗。
【部門說法】不在目錄內難監管
昨日,記者致電泉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科,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電梯實質上是簡易升降裝置,并不在泉州市質監局監管目錄內,無法對其進行監管。
泉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安監科鄭科長則表示,這種樓道電梯是一種新型的產品,企業必須要有生產許可證才能進行生產,因為不屬于特種設備,只要有生產許可證,就可以投入市場。
“電梯是需要有專門資質的部門才能進行安裝,而這種不屬于特種設備,是居民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安監部門也沒辦法監督到。”鄭科長說,安監部門是負責對生產經營方面的安全監督,而這種是居民的日常用品,只要有生產許可證就可以投入市場。
“這是我自己發明的產品,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不屬于特種設備,我們會爭取讓它成為特種設備的。我們也有生產許可證。”竺圣剛說,樓道電梯市場準入政策依據是“企業標準”和一份來自上海交大電梯檢測中心的檢驗報告。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