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文旅產業»正文

泉州沿海水下考古陸地調查:發現多處古代沉船疑點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5-05-26

相關新聞:“南海一號”德化瓷多“套裝”

泉州網-泉州晚報訊 (特派記者莊建平 通訊員鄭金勤 寇婉瓊)“喏,這個四系罐里還放著粉盒、小瓶子等小型瓷器”,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解說員指著一個頗為奇特的展品讓我們看。

“套裝在‘南海一號’上很常見”,“南海一號”考古發掘工作有關負責人表示,“是商船為了多裝貨物而這么做的,大罐套小罐,小罐放粉盒等”。在發掘現場,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貝殼等凝結物被逐層清理干凈,船艙內超過6萬件層層疊疊的南宋瓷器開始顯現出來,碗碟等一層套一層。有學者發現,沉沒的“南海一號”甲板幾乎與海平面平行,而在世界沉船歷史上,保持如此良好姿態的沉沒船只非常罕見,這可能是因超載所致。

“海外市場對中國瓷器的市場需求非常大,因此商船希望能運載更多的瓷器。”上述負責人說,在中國陶瓷到達東南亞之前,當地居民要找到一個容器是很難的。宋《諸蕃志》載:東南亞地區,流眉國“飲食以葵葉為碗,不施匕筋,掬而食之”;渤泥國“無器皿,以竹編具多葉為器,食畢則棄之”。

德化宋元以來生產的外銷瓷器,以日用之碗、盤、杯、碟為主,造型美觀大方,釉色透明滋潤,胎質堅致細密,不僅具有耐酸、耐堿、耐高溫的優點,而且表面光滑,易于擦洗,價廉物美,無疑為各國人民提供了理想的衛生飲食器,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原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廈門大學教授葉文程認為,這些瓷器甚至改變了整個國家人民的生活方式。

福建瓷器不但在亞非地區受歡迎,在歐洲也卓有影響。特別是明清兩代,由于產品質量的長足進步,花色品種的日漸增多,包括福建瓷器在內的中國瓷器推動了西方人生活器皿的變革,瓷器逐漸取代了金銀器。

在“南海一號”考古發掘工作有關負責人看來,德化窯業技術的發展和外銷瓷器的大量出口,使得福建逐漸形成了外向型經濟,帶動了本地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中國瓷器到達亞非和歐洲地區,也推動了該地區社會文明的進步,“可以說,以德化瓷為代表的中國外銷瓷,顯著推動了當時全世界的發展水平”。

(來源:泉州網-泉州晚報)

來 源:泉州網-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金環

相關新聞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亚洲女人自熨在线视频 | 天堂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一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 在线人成视频播放午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