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文旅產業»正文

泉州風景里的海絲情緣 九日山:海絲起點 祈風勝跡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5-05-29

 

九日山祈風石刻是泉州作為海絲起點城市的最有力佐證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對于高僅百米的豐州九日山來說,最有名的“仙”無疑是第一代海神通遠王。在泉州作為古代東方第一大港的宋元時期,這里供奉通遠王的昭惠廟,每年兩次吸引官方舉辦“冬遣舶、夏回舶”的祈風儀典,讓商舶在海上往返安全暢行。每一次遣舶儀典后,浩浩蕩蕩的船隊從山下的梁安古港出發,駛向泉州灣,將中國的商品和文化帶往世界。從這個角度,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而九日山則是“起點中的起點”。

原九日山摩崖石刻群文保所所長胡家其,潛心研究泉州歷史文化,特別是海絲文化和九日山摩崖石刻已有27年。他告訴記者,泉州歷史悠久,周秦時期已開發經濟,但真正設立縣治,是在三國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縣治所在地正是今九日山所在的豐州鎮。直到唐久視元年(公元700年)置武榮州,州治設在今泉州中心市區。在長達400多年的時間里,豐州一直是泉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閩南文化名副其實的發源地。

其間的南朝時期,印度高僧拘那羅陀就掛錫南安豐州九日山延福寺,在這里把大乘《金剛經》從梵文翻譯成中文,這是漢字《金剛經》的最早版本,延福寺也因此成為“中國南方佛教最早傳入地”(北方為河南白馬寺)。后來,拘那羅陀又從山下梁安古港“泛舶西引”,在泉州“海絲”史料中留下濃重一筆。

不過,之所以把九日山稱作“起點中的起點”,還得從宋朝說起。史料表明,從宋代開始,泉州逐漸成為“東方第一大港”。但限于航海技術,彼時遠洋帆船須靠季風才能長距離往返。為祈求順風和航海安全,每年春夏秋冬之交,泉州府郡及市舶司的高級官員,都在九日山南麓的延福寺通遠王祠(又稱昭惠廟)舉行“冬遣舶、夏回舶”兩次祈風盛典,敬祭海神通遠王,祈求賜予順風。

胡家其說,祈風儀式在九日山舉行,除了因為其所在地豐州長期是區域中心外,還因為這里當時是江海交匯處,周邊茶瓷、綢緞、壟石等都在這里中轉交易。最重要的是,九日山昭惠廟供奉民間尊崇的第一代海神通遠王,祈風最為靈驗。

自宋而清,九日山上共留下77方摩崖石刻,其中有13方是祈風石刻。這些石刻何人、何時、何地、何故、何事五要素齊全,仿佛是當年官方祈風留下的權威“時政報道”,成為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最直接最有力的佐證。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來泉考察,在九日山上留下第78方石刻,再次呼應了泉州作為中國窗口,與世界開展友誼與和平對話的歷史與現實。

2012年,泉州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九日山海絲遺跡正是泉州申報的核心所在。

□本報記者 孫燦芬 文/圖

相關鏈接——九日山風景區

九日山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國著名海外交通史跡。2012年底,作為清源山風景區的組成部分獲評國家5A級風景區,同年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海絲史跡”)。

九日山“溪流演漾、峰巒映發、奧衍明秀、隱為一區”,棲隱儒釋道多元文化,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曾兩度登臨講學,創立九日山書院,并題山名。唐宋以來,秦君亭、石佛巖、金溪橋、通遠王祠等三十六奇景勝跡,逐一形成,兩宋遂為泉南游覽及海舶祈風勝地,總計78方摩崖石刻演繹“山中無石不刻字”的特色。

門票:10元(9月10日后將提價為25元)。

交通:泉州市區6路、46路、602路公交可達,泉州往永春、安溪和南安詩山、洪瀨方向客車途經。

來 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金環

相關新聞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国语自产精品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婷婷网色偷偷男人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