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好空氣 任你吸吸吸
去年空氣質量躋身全國“十六佳”
本報訊 (記者謝曦)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4日向媒體通報了《2014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全國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16個城市空氣質量年均值達標,泉州榜上有名。
根據公報,2014年,全國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地級及以上城市161個,其中74個為第一階段實施城市,87個為第二階段新增城市。監測結果顯示,161個城市中,舟山、福州、深圳、珠海、惠州、海口、昆明、拉薩、泉州、湛江、汕尾、云浮、北海、三亞、曲靖和玉溪共16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好于國家二級標準),占9.9%;145個城市空氣質量超標,占90.1%。
據市環保局發布的2014年度《泉州市環境質量狀況公報》,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評價,泉州市區空氣質量持續保持優良水平,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達二級標準,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達一級標準,一氧化碳日均值的第95百分位數和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數均達到年評價指標要求;空氣質量指數(AQI)年均值為60,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5.3%。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評價,全市11個縣(市、區)空氣質量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2014年泉州市環境質量狀況公報顯示——
全年空氣質量 優良率95.3%
今天是“六·五”世界環境日,泉州市環保局發布《2014年度環境質量狀況公報》。
公報顯示,去年全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生態市建設率先通過國家環保部的技術評估;市長環保目標責任書考核全省“四連冠”、總量減排考核全省“兩連冠”、流域整治考核全省“五連冠”。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95.3%,各縣(市、區)空氣質量持續保持優良水平。
□早報記者 柯麗娟
■空氣質量
2014年泉州市區空氣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達二級標準,空氣質量指數(AQI)年均值為60,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5.3%。其中,優級天數121天,良級天數227天,輕微污染天數15天,中度污染天數1天,嚴重污染天數1天(除夕夜大量燃放煙花爆竹所致)。惠安、永春和德化縣城空氣質量達一級,其余各縣(市、區)均為二級。
全市降水pH均值為5.17,酸雨出現頻率為43.7%,同比下降了2.0個百分點。
■水環境
晉江水系省控斷面Ⅲ類水質達標率100%,自2004年起,晉江水系水質狀況連續11年保持優。
泉州市共有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13個,2014年實際實施監測12個(泗洲水庫因堤壩除險加固,2014年未實施監測),Ⅲ類水質達標率為100%,與2013年持平。
山美水庫和惠女水庫營養狀態分級都屬中營養,其中山美水庫總氮仍劣于Ⅴ類水質標準,惠女水庫總氮僅達到Ⅳ類水質標準。
■聲環境
2014年全市道路交通聲環境強度等級穩定在二級以上水平。
泉州市區晝間功能區聲環境質量達標率為93.8%,比2013年下降了6.2個百分點;夜間達標率為62.5%,與2013年持平。
與2013年相比,永春縣城區域聲環境質量由三級水平(一般)改善為二級(較好),其余縣城基本持平。
■相關新聞
全省12條主要水系 Ⅲ類以上水質逾九成
早報訊 (記者賴勁松)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福建省環保廳昨日發布《2014福建省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顯示,全省12條主要水系Ⅲ類以上水質的占比達到94.7%,我省水環境狀況總體保持良好。
據統計,2014年全省12條主要河流水質保持優,水域功能達標率98.1%,Ⅰ~Ⅲ類水質占比94.7%。
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014年全省造紙、印染、合成氨等重點涉水行業已基本完成廢水深度治理,城鎮污水處理能力達到461.5萬噸/日。不過,我省個別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下降,一些主要湖泊的水質變差。
在空氣質量方面,2014年按新的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評價,福州、廈門、泉州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占比分別為92%、95.3%、95.3%,在全國第一階段實施新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中,福州、廈門空氣質量排名分別為第7、第8。今年頭4個月,福州、廈門第一季度分別排在全國第8和第5位,4月份分別為第17位和第4位。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