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第十三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簡稱“6·18”),成為我市展示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對接和發展成就大舞臺。在這里,市科技局搭建的數控一代展館備受矚目,“泉州制造2025”和數控一代元素轉變為主角,帶領海內外賓客飽覽泉州裝備制造業最新科技創新成果。
此次“6·18”我市通過省組委會審核的對接合同項目778項,居全省第一位。其中,機械制造對接項目118項,光機電一體化、新型材料分別對接項目98項,成為對接項目的主力軍。
在國家層面發出“裝備制造業要成為我國科技創新主戰場”的呼聲中,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腳步趨近,泉州積極先行先試,搭建平臺,已然邁開“數控一代”和智能制造的步伐,為各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錦囊”。 □本報記者 游怡冰
泉企數控“機器人軍團”亮相“6·18”
3C鉆攻中心自動化生產線、制鞋自動化生產線、鞋服繡花技術應用自動化生產線……在市科技局搭建的“6·18”泉州數控一代展館內,各類最新數控一代生產線與產品展板、產品引起關注。
放眼“6·18”,泉州“數控一代”、“泉州制造2025”示范龍頭拿出“看家寶”,“機器人軍團”齊齊亮相,讓業界看到數控一代帶來的高效、便捷、節能等諸多利好。泉州微柏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帶來的“并聯式機械手”飛快地擺弄著10多枚大號的骰子,一會兒按顏色不同分類,一會兒擺成整齊的隊列,一會兒又一層層碼起來……其精準程度,絲毫不亞于人手。
福建省嘉泰數控機械有限公司攜多款高精密機床產品、新概念大型機床模型、機器人等亮相,其中,公司帶來的先進五軸數控機床,不僅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更將價格壓縮至國外產品的1/3。
日冠公司“雙面冷染直印機”的印染過程則采用四分色原理,并可同時實現織物雙面不同顏色、不同花紋的印染功能,染化料固色快,生產過程無需蒸化,且染料中不含鹽、不含尿素,對環境無污染。目前,已取代圓網、平網和蠟染、扎染、浸染等印花技術。
與此同時,百冠(福建)機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自動撥料、自動拋光機器人系統”,黑金剛(福建)自動化科技股份公司的“智能機器人柔性制鞋成型生產線系統”,晉江華宇織造有限公司及百宏公司分別與哈工大合作開發的智能機器人生產線系統,福建盛達機器股份公司的數控五軸橋式切石機……應接不暇的泉州企業數控一代自主研發成果,在技術、效率、節能、環保等領域各顯身手,展現泉州制造的創新成效。
平臺搭建促泉州“數控一代”崛起
泉州裝備制造業“數控一代”、智能制造的崛起,其背后的平臺搭建與政策引導功不可沒。
記者從市科技局了解到,為實現“泉州制造2025”既定目標,加快“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開發和應用推廣,近年來,泉州釋放政策“工具箱”,搭建科研平臺,有力推動眾創示范空間建設發展。我市積極打造全國首個“數控一代”科技創新中心,引進設立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所、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國航天二院智慧云制造公共服務平臺等10多個高端院所和科研單位參與建設。同時,啟動建設全省首個華數工業機器人創新園,為進一步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平臺支撐。
在更廣領域內,哈工大泉州晉江機器人研發中心、國防科大泉州工業技術研究中心、廈門大學泉州先進制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華僑大學泉州數控一代技術創新與服務中心、福州大學泉州數控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福建睿能泉州紡織產業數字化技術研究與應用公共服務平臺等十多個服務平臺,成為我市加快“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開發和應用推廣的大本營。
我市還積極完善和提升領SHOW天地、晉江三創園、海西電子信息產業育成基地等創新創業空間,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服務產業聯盟海西基地、泉州制造云平臺,籌建華僑大學創業園,支持海峽兩岸高校大學生在泉來泉創新創業,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最大限度釋放創新主體的活力,大力推進民營科技孵化器建設和發展,推動建設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19家(市級孵化器12家、省級5家、國家級2家)。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