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總體規劃修編10月底前完成
全市港口中遠期發展將有清晰路線圖
泉州網-泉州晚報訊 (記者孫燦芬)來自市港口管理局的消息,《泉州港總體規劃》修訂工作日前正式啟動,預計將于10月底前完成。屆時,全市港口中遠期發展將有清晰路線圖。
此次修訂工作委托以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為主,福建省港航勘察設計院配合的聯合體進行。總規修訂的范圍為泉州市行政轄區港口岸線及相關水域、陸域,包括肖厝、斗尾、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等港區,規劃基礎年為2014年,部分有效數據延伸至2015年,規劃水平年為2020年和2030年。
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分析泉州港發展的現狀和特點,剖析港口發展現存主要問題、差距不足及其原因;預測港口總吞吐量、分港區吞吐量、集疏運量等;根據經濟發展需求、岸線資源條件,在總結岸線利用現狀的基礎上,優化整合岸線資源,提出港口岸線利用規劃方案;提出對城市相關設施建設的要求;提出促進港口發展的有關措施和建議等。
按照計劃,本次修訂工作將于8月底前完成報告初稿;9月上旬提交中間成果;9月下旬組織專家咨詢會;10月份提交送審稿。
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底,泉州港建成投產生產性碼頭泊位91個,年設計通過能力11986萬噸,集裝箱通過能力123萬標箱。全港開通運輸航線130多條,集裝箱航線76條,與30個國家和地區有海運往來。2014年,全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12億噸、集裝箱188萬標箱,分別列全國沿海主要港口的第19位和第14位。
中遠期建設目標明確,至2025年——
泉州港將建成海西現代綜合交通運輸樞紐
根據省政府《加快港口發展行動綱要(2014—2018)》,我市港口管理部門明確全港近中遠期發展目標,提出至2025年,泉州港建成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1.8億噸。 □本報記者 孫燦芬
項目——
完成總投資逾800億元
按照計劃,項目投資方面,全市加快港口發展主要項目擬完成總投資814.64億元。
其中,2014年至2018年計劃完成投資207.12億元,主要用于港航建設投資96.65億元,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投資93.27億元,擴展港口腹地投資3.3億元,發展現代港口物流投資13.7億元,促進閩臺運輸發展投資0.2億元。
吞吐量——
2018年前新增吞吐能力近3600萬噸
吞吐量方面,2014年至2018年,泉州港計劃通過港航實施項目的建設,新增通過能力3589萬噸、集裝箱123萬標箱。
近期目標(2014—2015年)完成港航建設投資30億元,新增年吞吐能力1914萬噸,港口年設計吞吐能力達1.2億噸。
中期目標(2016—2018年)完成港航建設投資66億元,新增年吞吐能力1675萬噸,港口年設計吞吐能力達1.35億噸。
遠期目標(至2025年)泉州港建成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福建對臺經貿交流重要基地和國際性現代專業物流中心。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1.8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500萬標準箱。
三大建設重點
中心港區、“南翼”港區和無水港
為實現目標,我市將集中力量加快泉州灣中心港區建設,努力推動石湖5#—6#泊位盡快啟動建設;秀涂人工島起步工程力爭年底前開建;錦尚作業區4#泊位第三季度開建;加快泉州灣第二通道——大墜門航道工程建設,同時計劃在秀涂作業區建設集港政、航政、引航、海事、航標、海洋執法、海上救助一體的工作船基地。
“南冀”港區建設也將加快步伐。截至目前,石井作業區16#—19#泊位岸線已獲交通運輸部批準,力爭年底前開建,逐步承接石湖作業區、廈門東渡港區石材貨運轉移,把石井作業區建成以石材為主,糧食、對臺客運和對臺小額貿易為輔的專業化港區,圍頭灣石井作業區3萬噸級航道爭取同步開工建設。
此外,響應“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泉州港還將拓展無水港業務,主動爭取與中西部內陸地區合建無水港作為泉州港未來拓展內陸貨源的重要途徑,形成布局合理、輻射廣泛、系統完整的“無水港”網絡,為我市港口提供貨源保障。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