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暑假已至,學生們都去哪里玩?7月2日,永春迎來了一批遠道而來的客人——6名上海老師和86名上海小學畢業生。此次畢業旅行,師生謀劃已久,選擇永春,便是看重山城的風景和文化。帶隊老師形容這條以“做竹筒飯 打白鶴拳 編紙織畫”為主題的畢業游路線“行程充實,收獲頗豐”。
近年來,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永春縣發現了鄉村游的商機,通過資源整合、產業拓展、經營創新等手段促其成長壯大。去年,共接待游客176萬人次,同比增長4倍。魅力山城永春,不僅成為本地游客自駕游的熱門選擇地,更吸引不少異地游客前來游玩。
□本報記者 許雅玲 林銘珊 文/圖
鄉野拾趣 做竹筒飯 采摘蔬果
當天上午,上海學生團92名師生結束在廈門的旅程,驅車來到位于永春縣石鼓鎮的康綠隆果蔬有限公司的大棚。農莊的廚師們已經將竹筒洗凈晾干,竹筒飯的配料也備好了。
不少學生第一次做竹筒飯,顯得相當興奮,廚師還沒講解完,他們已躍躍欲試。“我可以多加一塊肉嗎?”“我喜歡海蠣煎,我要多放點。”學生們拿著竹筒,舀飯加肉加配料,不亦樂乎。據介紹,竹筒飯是永春人招待貴賓的美食,煮法頗具野炊特點,用旱稻舂的“香米”配肉類為原料,放進新鮮山竹鋸成的竹筒中,加適量水,放入炭火中將綠竹烤焦即可。當竹筒表層差不多焦了,就意味著飯熟了。
做完竹筒飯,學生們前往蔬菜基地采摘甜椒和小白菜,還在這里玩起“挑擔過田埂”的比賽。
體驗文化 練白鶴拳 學紙織畫
午飯過后,學生團來到永春文廟,學習紙織畫,觀看白鶴拳。教導孩子們編紙織畫的是永春紙織畫省級“非遺”傳承人方碧雙。誕生于1400多年前的永春紙織畫,曾與杭州絲織畫、蘇州緙絲畫、四川竹簾畫并稱“中國四大家織”。然而,受“傳媳不傳女,傳內不傳外”觀念等因素影響,近代以來,永春紙織畫的發展受到制約,甚至出現傳承斷代的危險。方碧雙說,看到這么多異地學生來永春,學習感受非遺文化,讓她很是欣慰。
學完紙織畫,大家又觀看了精彩的白鶴拳表演,永春白鶴拳是古老的漢族拳術之一,屬于南拳。仿生象形白鶴腳,鶴舞長空展英豪。有的學生看得目不轉睛,有的則拿起相機不停拍照,有的則跟老師學練拳,還有模有樣呢。
最后一站前往桃溪,觀摩永春老醋的制作過程,美美地喝上一口醋飲料,結束這趟難忘的永春之旅。
該路線的報價為399元(一成人220元+一小孩179元)。若想自駕游或團隊游,可致電0595—23999789/23985986(永春縣牛姆林旅行社)或登錄www.yczhly.com(永春智慧旅游網)咨詢相關信息。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