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雨天蓄水 熱天降溫 “海綿”造就低溫區
同樣是公園,在同時段內,為何存在這樣大的溫度差?讓我們聽一聽,主管部門是如何解釋的!
“傳統的水泥路面、瀝青路面,雨水沒辦法存蓄,但使用一些生態透水材料后,這種情況將被改變。”市公園管理中心主任王奕鵬說,去年刺桐公園在改造時,使用了一些透水混凝土,遇到雨天,雨水通過路面縫隙,滲透到底下的地層,能夠存蓄一段時間。“夏天氣溫升高,人站在上面,能明顯地感覺到濕度、溫度與其他路面的差別,這就是海綿效果。”
王奕鵬說,從前段時間的刺桐公園“拆墻透綠”工程,到目前的園內整修生態化升級,都體現一種全新的公園改造理念,即運用高科技的生態手段,打造泉州人的“海綿城市”。“這種全新的改造模式,今后將在公園整修中盡量推廣。”王奕鵬透露,盡管使用生態材料造價較高,但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還是值得的。
王奕鵬認為,今后對城市道路綠化帶進行改造,可設置一些下凹式綠化帶,鋪上沙石,雨水經過“收、蓄、滲、排”的過程,通過植物吸收凈化,滲入土壤補給地下水;沒有下滲的雨水排入蓄水槽,干旱時可用于植物或景觀補水。雨水“慢排緩釋”,70%的雨水可以收集利用。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