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陳云青)“這個月電梯才剛維保過,可是天花板的空調出風處怎么滴水了?這樣下去電梯元件會生銹,我向物業反映了這情況。嘿,沒過多久就修好了。”近日,家住中心市區津淮街一小區的蘇女士告訴記者,現在,小區里所有電梯內都張貼了一張維保公示卡,上面寫明了電梯維保單位、維保日期等信息,并有每半個月一次的詳細維保記錄,維保人員什么時候來維保,電梯設備運行情況如何,業主一目了然。
近日,記者從市質監局獲悉,隨著我市商場、酒店、醫院、車站等公共領域及住宅小區的電梯維保情況公示制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電梯使用者可通過維保公示卡對電梯維保進行監督,我市電梯安全管理進一步規范化。
市民楊女士告訴記者,自從小區電梯主動公示維保信息后,她每次乘坐電梯都會瀏覽一下維保公示信息。“畢竟電梯維保質量關系到每個業主的人身安全。”
記者了解到,截至7月20日,我市目前在冊在用的電梯(包括貨梯、自動扶梯等)共32058臺。這些電梯的維保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由電梯原廠授權或委托的公司進行維保;另一種是電梯使用單位雇用第三方維保公司。
“此前,由于多方面原因,一些小區電梯維保不規范、不到位,比如部分小區沒有物業,或者物業進駐時沒有接管問題電梯,導致使用主體不夠明確,造成電梯無人維保;一些小區物業為了節省開支,以明顯低于成本的價格聘請維保公司,致使維保工作只是‘走形式’。”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該制度將電梯運行及維保情況公示于電梯轎廂內,或許可以引起業主重視,從而促進電梯相關問題的解決。
“電梯公示制度將促使維保單位及時對電梯進行檢修、發現問題,告知電梯安全管理單位和使用者,排除安全隱患。”業內人士介紹,一方面,電梯維保公示制度將有效監督維保單位根據電梯投入使用的時間年限,向使用單位提出周期性工作維保計劃,讓使用單位和業主了解電梯的安全性能和相關零配件的使用壽命、修理情況等信息,便于籌措資金,延長電梯的安全使用期限;另一方面,該制度也將促使維保人員按規定做好半月、季度、半年和年度維保工作,并在維保公示卡上簽字確認,對維保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能夠及時妥善處理。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