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文旅產業»正文

海都藝術大講壇首場梨園天后開講 代代相傳梨園魂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5-08-17

閩南網8月17日訊 我是個幸運的演員,生長在好的時代。我的先輩和老師們沒機會得到如此多的榮譽,因為他們的時代沒有設這么多獎,但他們對藝術的執著和付出是我的很多倍。梨園戲的團隊幫助我得到了榮譽,所以榮譽不是某個人的,我只是一個代表。”

——曾靜萍(兩度獲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梅花獎等)

 

曾靜萍

曾靜萍

核心提示 好事多磨,經過半個月醞釀,海都藝術大講壇,首場嘉賓:梨園“天后”曾靜萍藝術分享,上周六下午終于和百位讀者見面了!在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門口,原定下午3點半入場,很多讀者2點多就在門口等著了。計劃一個半小時的分享,延長到了兩個小時,不少讀者還是意猶未盡。原本安排的50個參與名額,一搶而空。最后參與人數破百,劇團小劇場內加了好幾排折疊椅,人頭攢動。

長達兩小時的分享,曾靜萍有意“脫題”,她不愿意太多地介紹自己,而是用心地介紹她自幼相伴的這個古老劇種,以及幕后團隊。談及“梨園魂”,“藝術傳承”令人動容。

泉州可以稱之為“戲窩子”,不乏優秀劇種,也有許多“走出去”的機會。有這樣一群老外,看到了梨園戲的古老以及美好,無私地幫助它走出去。有了他們的幫助,墻內開花的梨園戲,在墻外也愈加芬芳起來。

[現場]

演繹“十八步科母”

樂師團隊集體亮相難得一見

上周六下午的梨園劇院,被海都讀者們的熱情占滿了。三樓小劇場,早已座無虛席。

戲迷們期待曾團長分享自己的藝術人生。可謙虛的她,并沒有多講,而是慷慨地搬出了梨園所有家底,讓幕后樂師團隊集體亮相,實屬難得一見。

第一個出場的是壓腳鼓鼓師尤毓彬。“咚,咚,咚咚咚”壓腳鼓鼓師手腳配合,擊打出或細密或緩慢的鼓點,揪著觀眾的心,吸引人迅速進入劇情。年輕演員林秋韓接著拆解了梨園戲保留的古老又嚴苛的動作程式——“十八步科母”。與鼓師滴水不漏地配合,淋漓盡致。

讀者們屏住呼吸,誰也不忍破壞這份精彩。

曾靜萍分享,戲劇演員進入科班學習,需要和鼓師同步。動作的運用和情緒的變化,必須和鼓師商量。二者的配合度決定了舞臺呈現的默契度。

梨園魂代代相承

六代演員同臺,全國劇團都少有

梨園人的梨園魂令讀者動容。

曾靜萍分享,梨園戲現在共存八代演員,最年長的已有80多歲了,最年輕的一代演員才20歲出頭。全國劇團很少呈現這樣五六代演員同臺的局面。許多老演員退而不休,還時常登臺亮相,曾靜萍稱之為“梨園魂”。梨園劇團里除了編制的110多人,其余都是單純熱愛戲的人。

當天登場的青年編劇張婧婧,就是典型個例。她是南京人,6年前第一次來泉州,迷上了梨園戲,一呆就是5年。看戲、學戲、磨戲,成了她的日常,如今她成了梨園戲的青年編劇。她寫的戲,今年5月份已正式演出。

但是,曾靜萍也有自己的憂慮,許多現實問題沖擊著古老劇種。一是招生相對困難,二是有方言局限。歷史上全國有300多個劇種,被保留至今有200多個,梨園戲是其中一個。“我們如果不努力,也許就會被社會淘汰。”曾靜萍說。

[互動]

海都小記者坐不住 現學拍胸舞

除了分享,海都藝術大講壇也設置了互動環節。傳承人郭智峰現場解說當晚的《李亞仙》劇目。講述戲中《踢球》和《蓮花落》最為經典的兩折,戲里還能看到拍胸舞的元素。

 

劇團講師與海都小戲迷互動

劇團講師與海都小戲迷互動

聽到這里,一位海都小記者忍不住,悄悄地向坐在一旁的曾靜萍請求,想跟大哥哥學拍胸舞。

郭智峰脫去眼鏡,現場教學??蓜e說,小家伙還真有兩下子,只看了兩遍,學起來,動作竟也有不少神韻,觀眾們紛紛拿起手機拍照留念。

一家長看完

想為孩子報班

泉州市政協委員黃金鐘慕名來聽講壇。他建議要想將梨園戲傳承下去,就要與數字化相結合。例如刻印光盤,供外來游客作紀念,也可通過互聯網,把梨園戲傳播到世界各地。也有觀眾建議,梨園戲更應該面向小朋友,老一輩的藝術家終究會老去,應鼓勵小朋友學戲,注入新鮮血液。

有位家長現場還急迫地發問,想讓孩子報名戲曲興趣班。曾靜萍表示,目前劇團在泉州附小、泉州實驗小學、通政小學有開設興趣班,由梨園戲演員來教。最近剛得到消息,國家已下臺有關地方劇種政策,要求當地每個學校每個學生,一年必須看一出地方戲。“這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敬畏。”曾靜萍說。

 

現場老少戲迷爭相提問

現場老少戲迷爭相提問

追求細節完美

令戲迷難忘

這樣的現場演示,怎能少了曾靜萍?在壓腳鼓鼓師尤毓彬展示時,手拿話筒的曾靜萍也跟著演示起來,只見碎步間,她的身姿尤為柔軟,就在觀眾看得如癡如醉時,她突然停下來。原來,追求完美的她,手拿話筒影響了她全面展示舞姿。她邊說邊笑道:“拿無線話筒來”。

現場很多觀眾對其行業精神十分好奇。曾靜萍說,對梨園戲的熱愛、癡迷,一定要源于興趣,她父母覺得學戲很苦,曾不讓她學,但起初音樂、肢體表演,讓她產生了一種喜歡舞臺、喜歡藝術、喜歡音樂的感覺。后來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就漸漸愛上了。她不覺得苦,并開始日積月累地完善自己,獲得機會,這些機會帶給她成就感。

[花絮故事]

老戲迷組團來聽講

來自南安官橋的王大爺,是和村里的另外7位老人一起來的。他可是個老戲迷,為了看梨園戲,他經常包車到泉州看。雖然看過很多場戲,可這還是他平生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梨園戲演員。直到前晚10點許,看完《李亞仙》,8位老人才趕回官橋去。

王先生10歲那年正月十五,第一次看梨園戲,立馬就被表演震撼了。他說,當時表演的是《蘇秦》劇目,刻畫出的人物、排場以及情感,是自己從未感受過的。從那以后,他就開始癡迷梨園戲。“如今快節奏的生活,選擇花兩個小時看場梨園戲,遠比其他收獲更多,希望有更多泉州人能感受到本土藝術的魅力”。

現場瞬間變簽名會

為了答謝讀者們的熱情,海都藝術大講壇,特別制作了精美明信片贈送。講壇結束后,現場儼然成了簽名會。

 

讀者們手拿明信片,爭相找曾靜萍簽名,直呼活動圓滿了

讀者們手拿明信片,爭相找曾靜萍簽名,直呼活動圓滿了

黃先生是三明人,妻子是新疆人,兩人卻在第一次看到梨園戲后,深深地愛上了它。

黃先生認為,梨園戲就像詩詞里的婉約派,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在細膩中傳遞情感,聽不懂沒關系,去體會、去感動才是最重要的。如今他的孩子才三歲,已會伴著梨園戲曲,手舞足蹈,咿呀亂叫,“我想他一定和我們一樣愛上了梨園戲”。本報為活動特制的4塊大展板,也被黃先生要走了2塊,他想留作紀念,也為向別人宣傳、推介泉州藝術。

 □墻內開花墻外芬芳

加拿大小伙編譯梨園戲

你若在劇團里遇到老外可能就是他

泉州梨園戲海外推廣之路中,有一個外國人的身影,他叫石峻山,來自加拿大的80后學者。目前,他已完成梨園戲《節婦吟》、《董生與李氏》、《大悶》、《皂隸與女賊》、《蔡伯喈》、《陳三五娘》臺詞的英文翻譯。

昨天,他興奮地分享一個喜訊:從今年秋天開始,巴黎一些大學的亞洲戲劇課程,將會用他編譯的英文資料,介紹來自泉州的梨園戲。他說:“以后法國大學生有機會對梨園戲懂一點了,我感到自豪。”

一切源于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梨園戲驚艷的扮相和正統的科步,讓石峻山一見傾心,“真正古老的東西擺在面前,很能打動人”。

 

石峻山

石峻山

2012年,作為美國亞洲學會的會員,石峻山向美國亞洲學會遞交梨園戲研究報告,希望能幫助泉州梨園戲在海外傳播開來。第二年這個項目被批準,因此他得到了來泉州的研究經費支持,吃住在梨園劇團。你若在劇團里遇到老外,很可能就是他。

兩年過去了,項目進展喜人。最近石峻山告訴海都記者,現在已經在劍橋出版社的《國際戲劇研究》上發表相關論文,也在加拿大《米紙》文學期刊上發表了《董生與李氏》第三場的英文譯本。

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2014到2018年連續五年與法國MC93劇場合作,在歐洲推廣巡演。石峻山在其中既擔任口譯、筆譯,也承擔字幕工作。有時候他又像個導游,也幫助梨園戲在海外宣傳。

 法國導演助推梨園戲歐洲推廣

“我希望梨園戲能像今天烤肉的煙,飄去任何地方”

“巴黎時間今年7月5日下午5點30分,法國巴黎太陽劇社的舞臺上。清韻悠遠的古箏聲中,‘顏氏’靜靜地整理好她的鬢發和衣襟,向虛無的遠方微笑了一下,然后垂下雙手,轉身走向舞臺深處。舞臺上的那兩扇雕花窗欞緩緩合上。此時掌聲響起……”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的青年編劇張婧婧這樣記述最近一次在法國巴黎東部太陽劇社的演出。

張婧婧說,這次在巴黎表演8場戲,場場滿座。臺下幾百人,有來自法國、加拿大、比利時、德國、墨西哥、伊朗、瑞典等國的觀眾。在罕見的40℃高溫中,每人手持一把涼扇,觀眾席中沒有雜音,也沒有一人中途退場。謝幕持續了六分鐘,觀眾依依不舍,眼中含著淚花,有的甚至散場之后還不愿離去。巴黎太陽劇社副團長Charles Henri Bradier先生激動地說:“你們一定要回來!”這是泉州梨園戲第一個被太陽劇社邀請在此演出的中國內地演出團體。

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2014到2018年連續五年與法國MC93劇場合作,在歐洲推廣巡演。近期的巴黎之行,就是五年計劃的演出之一。MC93劇場的帕特里克·索梅爾導演就是穿針引線人。

梨園戲在巴黎的最后一場演出結束后,當晚酒會上,索梅爾打了個幽默的比方:“我退休了,但是我希望梨園戲能像今天烤肉的煙,可以飄去任何地方。”

在這次歐洲巡演之后,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又有新的收獲。巴黎太陽劇社期待與梨園戲實驗劇團有新的合作和交流的機會。來自伊朗的藝術總監來看梨園戲,當下表達有意向邀請來自泉州的梨園戲到伊朗演出,去參加他們國家級的藝術節。

 □法國評論界的聲音(節選)

 《世界報》(法國報紙)

不用擔心接受不了中國戲曲,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的演員演技精湛,他們在舞臺上所有肢體語言都非常出色……曾靜萍的手像是輕盈的飛鳥,她把心內那個思念情郎的女子放飛了。如果想理解這個劇種的表達力,你必須去看去聽,《大悶》(《陳三五娘》中著名的一出,記者注)所表達的哀怨不輸普契尼和貝里尼的作品。觀看梨園戲演出是一種不可遏制的快感,這個劇種的音樂、唱腔、劇本和演員的肢體表現結合得天衣無縫。

Telerama

 (法國文化雜志)

演員曾靜萍就是梨園戲的最高女祭司,是梨園戲最奧妙的解讀者,同時也是這個劇種唯一一個劇團的“鐵手”團長。一定要到“彈藥庫”劇場去欣賞她重回巴黎的演出。

50多歲的她,身上充滿著能夠體現所有可能范圍之內的情感種類,并且她的情感是一種超級的敏感和瘋狂的克制,其中最主要是年輕女子欲望被燃燒又被熄滅的情感。

她的每一個手勢和眼神,她的每一個點頭,都遵守著祖先留下的規律,這些古老的表演技法慢慢地讓舞臺震動和顫抖。她的每一個動作像毫米那么精確,這些細微的動作使觀眾產生了新的反應和感受。

Veronique Hotte

 (法國劇評人)

“西方的觀眾不得不被這些身段規律征服,因為這些動作表示靈魂的最深層面……《節婦吟》中有類似于莎士比亞戲劇的地方,就是悲劇、喜劇的交融和變化。雖然《節婦吟》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離我們近一點,但是編劇風格上卻巧妙地相同。這個戲讓觀眾產生了一種在時間和空間內深奧的審美漫游。”

預告

海都藝術大講壇第二期——泉州藝術之提線木偶(海都記者 吳月芳 夏鵬程 見習記者 柳小玲 實習生 柯恬恬 阮清音 石峻山/供圖)

來 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張金環

相關新聞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品有宅男 | 久久免费视频91 |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色精品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中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