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1日訊 西漢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以一曲《鳳求凰》定終身。這則經典的故事,第一次成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泉州南音的創作元素。昨晚,南音新作《鳳求凰》在梨園古典劇院預演,今晚首演。據悉,此新作將成為第十一屆中國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開幕式文藝演出主角,亮相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
南音劇《鳳求凰》曲調和傳統南音一樣古韻十足,但唱詞卻是全新的創作。因此既給人新鮮的感覺,又充滿漢唐風范。演出開始,以柔和的紅色、藍色燈光為主的舞美,以及四周自上而下整面的幕布讓觀眾耳目一新,與傳統南音正襟危坐的表演樣式迥異。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除了男女主角外,舞臺上還通過一對“鳳凰”的現代舞蹈表演,表現男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該劇由福建省“2011計劃”南音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策劃,泉州師范學院組織實施,泉州師院南音學院、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聯合演出。南音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由泉州師院牽頭,協同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國音樂學院、泉州南音樂團、臺灣心心南管樂坊等單位,會集海內外著名南音藝術家及研究人員共同組建,于2013年被列入“福建省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簡稱2011工程)。
導演安鳳英是國家一級導演,由主創單位特意從北京邀請前來執導《鳳求凰》。安導期待表達給觀眾的是:“每部作品都是自己精心打扮的小姑娘,她會讓你心醉,也會讓你心碎,留在夢里,刻在心里。”作品借用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舞臺表達的故事情節完整。演出長達一個半小時,動用演員20多名。
另外,海都記者從永春縣獲悉,第十一屆中國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將于11月1日至3日舉行。其中大型南音劇《鳳求凰》,被安排在11月2日上午的開幕式上演出,將成為當日最重磅的表演。(海都記者 吳月芳 謝向明 趙晶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